【科技进展】聊天机器人技术的研究展望
导读: 近年来,聊天机器人受到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一方面,聊天机器人是图灵测试的一种实现方式,而图灵测试是人工智能领域王冠上的明珠;另一方面,微软推出了基于情感计算的聊天机器人小冰,百度推出了用于交互式搜索的聊天机器人小度,进而推动了聊天机器人产品化的发展。
近年来,聊天机器人受到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一方面,聊天机器人是图灵测试的一种实现方式,而图灵测试是人工智能领域王冠上的明珠;另一方面,微软推出了基于情感计算的聊天机器人小冰,百度推出了用于交互式搜索的聊天机器人小度,进而推动了聊天机器人产品化的发展。聊天机器人系统可以看作是机器人产业与“互联网+”的结合,符合国家的科研及产业化发展方向。
聊天机器人的定义及发展现状
聊天机器人,是一种通过自然语言模拟人类进行对话的程序。通常运行在特定的软件平台上,如PC平台或者移动终端设备平台,而类人的硬件机械体则不是必需的承载设备。
聊天机器人的研究源于图灵(Alan M.Turing)在1950年《Mind》上发表的文章《Computing Machinery and Intelligence》,文章开篇提出了“机器能思考吗?”(“Can machines think?”)的设问,并且通过让机器参与一个模仿游戏(Imitation Game)来验证“机器”能否“思考”,进而提出了经典的图灵测试(Turing Test)。图灵测试被认为是人工智能的终极目标,图灵本人因此也被称作“人工智能之父”。
最早的聊天机器人ELIZA[1]诞生于1966年,由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约瑟夫·魏泽鲍姆(JosephWeizenbaum)开发,用于在临床治疗中模仿心理医生。值得注意的是尽管ELIZA的实现技术仅为关键词匹配及人工编写的回复规则,但魏泽鲍姆本人对ELIZA的表现感到吃惊,随后撰写了《Computer Powerand Human Reason》这本书,表达他对人工智能的特殊情感。
1988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Berkeley)的罗伯特·威林斯基(Robert Wilensky)等人开发了名为UC(UNIXConsultant)[2]的聊天机器人系统。顾名思义,UC是一款帮助用户学习怎样使用UNIX操作系统的聊天机器人。它具备了分析用户的语言、确定用户操作的目标、给出解决用户需求的规划、决定需要与用户沟通的内容、以英语生成最终的对话内容以及根据用户对UNIX系统的熟悉程度进行建模的功能。如果说ELIZA开启了智能聊天机器人时代的话,那么UC则进一步推动了聊天机器人的智能化程度。
- 网上聊天机器人泛滥成灾 它们到底想要什么? 2018-04-19
- 配天机器人携其高级核心技术华丽绽放2018广州国际自动化展 2018-03-09
- AI聊天机器人“Shibuya Mirai”获日本居住权 2018-02-22
- 聊天机器人只会唠嗑 曝Facebook削减AI技术投入 2017-03-06
- 2016年“最烂技术”排行榜 聊天机器人上榜 2016-12-28
图片新闻
更多>>- 即日-6.8 CES亚洲消费电子展免费观展门票 限时抢票>>
- 5月16日 OFweek2018(第四届)中国工业自动化及机器人在线展会 立即报名>>
- 5月30日 OFweek2018中国高科技产业投融资论坛暨项目路演会 立即报名>>
- 6月27日 OFweek2018中国激光加工及智能制造技术研讨会•北京站 立即登记>>
- 8.30-9.1 OFweek 2018中国(上海)国际人工智能展览会 预登记 索免费门票>>
- 8月31日 OFweek(第二届)AI+机器人论坛 抢免费票>>
- 机器人
- 机器视觉
- 伺服
- 猎头职位
- 视觉工程师广东省/深圳市
- 技术研发总监广东省/深圳市
- 高级电气工程师广东省/深圳市
- 封装工程师北京市/海淀区
- 光模块结构工程师(无锡)江苏省/无锡市
- 光模块光学工程师 (无锡)江苏省/无锡市
- 光器件物理工程师北京市/海淀区
- 销售总监(光器件)北京市/海淀区
- 电路设计工程师(金华市)浙江省/金华市
- 结构工程师(金华市)浙江省/金华市
我来说两句
请输入评论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