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机器人,别想“一口吃成胖子”
导读: 赛佰特总经理王亭友表示,企业的技术进步是一点一滴的,是在过去基础上完善、创新,很难说突然有一个绝无仅有的新技术横空出世。
5年前,王亭友与几位“战友”共同创立了北京赛佰特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简称“赛佰特”)。
王亭友在企业的经营管理方面有20多年的经验,其余几位发起人则在控制技术、智能化、物联网方面有专业研究。发起人中有两个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教授,其中一名叫陈友东,也是赛佰特研究院的院长。他长期致力于工业机器人运动控制器、伺服驱动器的研究,曾参与主持国家863重大计划、“高档数控机床及基础制造装备”重大专项等多个国家课题项目。
创业初期他们确立了两个方向,一是物联网,另外一个是机器人,瞄准的是工业机器人中的码垛机器人。赛佰特所进入的工业机器人行业,面临国内核心技术薄弱、相比国外起步晚及进口垄断等多重压力。赛佰特也面临着从无到有的考验。
从码垛立稳脚步
当下,工业机器人技术基本集中在日本和欧洲的少数企业,如伺服电机、减速器、控制系统等核心部件大多被瑞士的ABB、德国的库卡、日本的发那科和安川电机“四大家族”所掌控。
因为机器人核心部件依赖进口,国内企业基本还难以在高端领域与国外企业形成抗衡。我国国产机器人大多应用在搬运、上下料、钎焊等领域,像在汽车产业中应用特别广泛的焊接、喷涂等机器人领域,基本上被“四大家族”垄断了。
对于一个新成立的企业也很难一上来就去与这些巨头竞争。因此,2012年王亭友和“战友”选择了码垛机器人。一是他们团队本身有一定的技术沉淀,发起人中的陈友东就是机器人领域的专家,在控制系统上有专业的研究,技术上由他把控;另外,赛佰特成立之前就已经有自己的样机在做测试,有超过6年以上的良好运行记录。其次,码垛机器人领域门槛相对而言较低,更容易进入。“码垛市场相对零散,客户的采购需求量小,单个订单的额度也不大,因此那时还不是国外几大巨头主要进攻的市场。正好产生了一个时间差,给了赛佰特一个很好的拓展时间。”赛佰特总经理王亭友向《世界经理人》回忆到。
- 核心部件依赖进口 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产业链 2018-04-20
- 智能仓储机器人瑕不掩瑜 发展前景不可估量 2018-04-19
- 中国机器人产业五年发展规划:机器人密度达150以上 2018-04-19
- 中国机器人产业五年发展规划:机器人密度达到150以上 2018-04-18
- 罗俊杰:推进我国服务机器人产业向高质量发展 2018-04-16
图片新闻
更多>>- 5月16日 OFweek2018(第四届)中国工业自动化及机器人在线展会 立即报名>>
- 5月30日 OFweek2018中国高科技产业投融资论坛暨项目路演会 立即报名>>
- 8.30-9.1 OFweek 2018中国(上海)国际人工智能展览会 预登记 索免费门票>>
- 8月31日 OFweek(第二届)AI+机器人论坛 抢免费票>>
- 精彩回顾 看TE直播 享技术盛宴 查看回顾
- 精彩回顾 【在线研讨会】 企业数据安全解决方案 查看回顾
- 机器人
- 机器视觉
- 伺服
- 猎头职位
- 视觉工程师广东省/深圳市
- 技术研发总监广东省/深圳市
- 高级电气工程师广东省/深圳市
- 封装工程师北京市/海淀区
- 光模块结构工程师(无锡)江苏省/无锡市
- 光模块光学工程师 (无锡)江苏省/无锡市
- 光器件物理工程师北京市/海淀区
- 销售总监(光器件)北京市/海淀区
- 电路设计工程师(金华市)浙江省/金华市
- 结构工程师(金华市)浙江省/金华市
我来说两句
请输入评论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