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报道】科幻作家眼中的人工智能:情感和自我意识不可或缺
我听说今年是虚拟现实的元年,又听说是人工智能的元年。在科幻作家看来,人工智能的本质,是一个设计和创造的问题。人要造出一个跟他一样有智力的、甚至在某些方面超出他的东西,他觉得很满足。最早的科幻小说是1818年的《弗兰肯斯坦》,但当时没有说用在机器上,因为到1822年差分机才出来。弗兰肯斯坦是把尸体、骨头拼在一块,用电刺激造出一个跟人一样能活动、说话、思考的新生命。但这个东西开始反叛它的创造者。这就是所谓的终结者问题,也是现在说的奇点问题——机器最后要反叛他的创造者,替代他。
他为什么会反叛创造者?有一点就是人想学上帝,但是学不像。上帝造人时造出了一个女的,弗兰肯斯坦造出了一个男怪人,但是没有给他造出配偶,他感觉非常孤独、失望,开始毁灭人类。现在的人工智能界又开始造体验互动式美女,比如最近的“佳佳”。
后来科幻小说发展,阿西莫夫提出了“机器人三大定律”,于是创造了一个人跟机器能够和谐相处的新世界。现在科幻小说最新的情节写的也是机器和人融合,不是谁替代谁。
美国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提出了“机器人学三定律”
未来是一个人工智能无所不在的世界。一朵鲜花有智能,它能根据主人的情绪来开放;每个人有一个人工智能伴侣,能让你的购买行为更加理性;甚至宗教界会用它帮助信徒选择和决定信仰。人工智能要帮助人实现马斯洛的多个需求层次。有一篇小说写人的脑细胞会被克隆出去,跟互联网结合到一起。人的大脑成为互联网的一部分,同时互联网本身是一个大脑。最后整个互联网只是在为这一个一个人服务,每个人对应一个互联网,互联网的大众属性消失了。这个人在他的领域里成为国王。技术满足了人的根本需求。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1月3日立即申请>> 2020长江商学院智造行业创新创业沙龙
-
即日-1.13立即下载>> 德国康佳特嵌入式技术应用案例白皮书限时下载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戴尔科技智能制造精准白皮书限时下载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19中国(合肥·肥东)AIoT产业发展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研华科技在线直播】边缘计算如何帮助工厂空压站数字化减员节能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AWS工业数据湖解决方案在线研讨会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