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好文】智能制造产业八大投资热点市场预测
无人驾驶
2020年将成为无人驾驶汽车商业化元年
国内无人驾驶产业仍处于萌芽期,部分细分市场仍为空白。
从整车制造视角看,除运动控制系统、辅助驾驶系统ADAS和GPS等可以延用传统车辆制造已有的较为成熟的技术以外,其他大部分无人驾驶技术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多主体包括整车厂、零部件供应商、技术提供商等联合研发、生产,涉及的产业链较长,目前大部分关键技术在我国市场均没有成熟产品。
近年许多顶尖企业在技术研发上投入了大量精力,核心技术不断获得突破。而且成本下滑,一些无人驾驶汽车关键零部件成本有下探趋势。此外,无人驾驶符合汽车智能化和互联网化的趋势,是互联网浪潮下汽车行业变革的重大机遇,政府的重视度较高,《中国制造2025》也明确提出加快汽车等行业的智能化改造。这些因素将促进无人驾驶的快速发展。
2020年将成为无人驾驶汽车商业化元年,并从此进入爆发增长期。2025年全球无人驾驶汽车销量将达到约20万辆,有望产生2000亿至1.9万亿美元的产值,2035年将达到约1100万辆,届时无人驾驶汽车保有量将达到约5000万辆,其中北美市场上的份额将达到29%,中国为24%,西欧为20%。
当前距离无人驾驶汽车商业化还有一段距离,预计到2020年无人驾驶将初步实现商业化,具备较强资金、技术实力的投资者可以提前布局,为将来占领市场、制定行业国际标准争取主导地位。对于资金量相对较小的投资者,可以针对无人驾驶的细分领域进行突破,比如当前国内一些尚未完全成熟的无人驾驶技术。投资者应该注重校企合作,无人驾驶对技术、人才要求非常高,投资者可以积极挖掘高校资源,为技术研发提供有力支撑。
虚拟现实
2020年市场规模将超过550亿元
随着消费级产品陆续推出以及随之而来的媒体宣传,消费者对VR产业的认知度逐渐提升,扩大了潜在用户群体规模。虚拟现实产业链初具规模,产业链各个环节均有企业布局,产业配套也已经基本完成,将有力地支持虚拟现实行业进入快车道。
国内VR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虽然2015年仅为15.4亿元,但预计2016年将达到56.6亿元,2020年市场规模预计将超过550亿元。虚拟现实有望替代智能手机成为下一个人机交互入口,市场潜力无可估量,目前硬件销售是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但随着下游内容开发及应用场景的不断成熟,其盈利模式将逐渐多样化,未来盈利空间大。
虚拟现实技术逐步走向成熟,硬件生产将逐渐实现产业化、规模化,预计近两年内将有更多厂商和设备能够在核心技术参数上达到VR级。而VR头戴式设备的逐渐普及,VR内容分发或将独立发展,最终成为重要平台。随着行业逐渐发展、内容日趋丰富、版权趋于规范,用户在一家硬件公司获得的内容非常有限,VR应用分发逐渐成为一个独立产业环节。
目前已经有大量内容公司投入VR内容的开发制作,预计2016年VR内容的数量和质量将会得到质的提升,基于这些内容,VR设备的普及率和活跃率将得到坚实保障。产品方面,尽管当前VR一体机难以兼顾轻便与性能,且价格较高,最不成熟,但用户沉浸感较好,消费级市场形成后,未来有望成为主流。
在全球互联网入口终端升级浪潮的背景下,现有的智能手机配置已不能完全满足物联网时代连接人与人、人与物和物与物的关系需求,人机交互高智能化升级是大势所趋。VR在多方面已显示出超越智能手机的潜力,是下一代人机交互平台的强力候选,发展前景广阔。

图片新闻
技术文库
最新活动更多
-
12月13日立即报名>> 2019中国(合肥·肥东)AIoT产业发展论坛
-
即日-12.14立即下载>> 戴尔科技智能制造精准白皮书限时下载
-
即日-1.13立即下载>> 德国康佳特嵌入式技术应用案例白皮书限时下载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研华科技在线直播】边缘计算如何帮助工厂空压站数字化减员节能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AWS工业数据湖解决方案在线研讨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亚马逊AWS智能产品IoT研讨会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