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无人机的使用引发了关于执法与隐私的问题
科技和执法的关系很微妙。一方面,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总是希望警察使用最新的科技成果,从而更有效率的将犯人绳之以法。而另一方面,我们也希望这些工具的使用是以不侵扰普通守法大众的生活为前提的。毋庸置疑,科技的进步意味着警方可以更高效的工作,像是运用红外线热传感器来检测种植大麻的园子,用GPS来追踪设备进而锁定犯罪嫌疑人,或者用呼吸分析仪器来检测是否醉驾等等。在美国,这种现象也引发了一个新的问题:警方的执法空间与公民私人空间的界限在哪里?
无人机的使用引发了关于执法与隐私的问题。无人机的鸟瞰图给执法部门展现了犯罪和灾害现场,这是其他工具无法做到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它也将我们的日常生活暴露于阳光之下。
无人机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它可以到达较危险或是到达成本较高的地方,这不仅仅是说那些高于建筑物或者树林的地方,也包括活跃的自然灾害区还有一些犯罪现场。在无人机上系上相机和一些附属的设备,警方和搜寻救援队伍就可以通过鸟瞰图判断现场情况,这样就不用租借直升机,也避免了到现场可能造成的伤亡。
科罗拉多州梅萨县的司法部门是美国第一批获准使用无人机的部门,当地警方准备用无人机来搜寻失联的远足者。该部门计划派出不少于一架的无人机在特定的区域来回飞行,它们在空中做着原本救援人员徒步所做的工作。此外,无人机也被用来还原犯罪现唱这是通过拍摄能够转换成该地3D模型的航空照片来完成的。密歇根州和伊利诺斯州执法部门都用无人机来应对紧急状况和一些犯罪现场。
无人机所拍摄的航空照片也使它们成为了监视的利器——它可以用来跟踪犯罪案件的嫌疑人或者监视他/她的家和车。这也是事情变得微妙的时候。通常情况下,警方需要出示搜查证或者有“刑事紧急情况”才能够搜查公民的家,在进入车内查看时也需要出示合理的依据。但是这些要求并不适用于无人机。那么问题来了:使用无人机透过门或者窗户对某人的家或者车进行拍照或者录像的情况是合法的吗?根据隐私的拥护者的说法,如果在无人机上使用了一些先进的技术例如面部识别软件,红外线功能或者高功率音频记录装置,那么无人机就是一个高度注意室内的飞行器了。
关于无人机的法律条文很少。警方在配备无人机的时候需要得到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的批准,但是管理局仅关注无人机对于公众安全的影响,而不是对于公众隐私的影响。因此各州对于无人机的监管大不相同,有的对于无人机的商业用途采取开放的态度,而有的则选择完全禁止无人机的使用。

图片新闻
技术文库
最新活动更多
-
12月13日立即报名>> 2019中国(合肥·肥东)AIoT产业发展论坛
-
即日-12.14立即下载>> 戴尔科技智能制造精准白皮书限时下载
-
即日-1.13立即下载>> 德国康佳特嵌入式技术应用案例白皮书限时下载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研华科技在线直播】边缘计算如何帮助工厂空压站数字化减员节能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AWS工业数据湖解决方案在线研讨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亚马逊AWS智能产品IoT研讨会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