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级无人机,国人买的是“小米”还是“苹果”?
无人机,不一样的智能硬件
得益于标准化的零部件和成熟的供应链体系,现在诸如手机、电视、相机之类的电子产品都可以做到OEM或者ODM:类似富士康或者蓝天这样的代工厂,都会有自己完整的公模,厂商只需要做简单修改,就能变成各种不同品牌的产品。
就拿小米笔记本Air来说,刚刚发布的第二天,联想的小新AirPro和神舟的优雅X5笔记本就横空出世,而这两个系列的产品,无论是外形还是配置都和小米笔记本Air一模一样,疑似同一个公模做出来的产品。
从右到左依次为联想、神舟、小米
「几乎为零」的研发成本,不仅是「性价比」的来源,还能迅速提高智能硬件的普及范围。而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了无人机行业。
有人会说,无人机属于高端智能硬件,涉及各学科领域的技术创新以及生产制造,怎么会出现拼凑和代工呢?
可能有些人不知道,我们现在说的消费级无人机,其实最早是脱胎于航模。航模业发展数十年,得益于中国出色的制造业,航模中类似机架、电机、电调等产品的零部件其实都是有完整的供应链的。
如今许多的航拍无人机厂商,不仅电调、电机、机身等零部件有供应商,就连核心的飞控系统都有国外的APM、Pixhawk、CC3D等开源飞控可以选择,相比现在智能手机的几家巨头把持,无人机的供应链某种程度上还要更加丰富一些。
面临巨大的无人机市场,又有比较完善的供应链,不仅小米也涉足无人机行业,还有许多厂商都想复制小米的「性价比模式」,在无人机市场打下一片天。
「性价比」还是「体验」?
但是,智能硬件特别是消费级无人机的本质是一个硬件设备,最终比拼的是体验,是刚需。
什么是无人机的体验和刚需?如果你的回答是「飞行和拍照」,那么你只回答对了20%,无人机的更重要的体验,在「垂直式交互」。
垂直式交互可通过两方面体现:产品设计以及用户体验。无人机系统设计涉及5个层级,由低至高分别是飞行安全和可靠性、影像系统、云台或图像增稳系统、传输系统再到其他功能设计。
无人机系统设计5个层级
产品设计中的垂直式交互就表现为硬件系统互相匹配、软件架构效率最大化,举个例子,供应商A提供的电调和供应商B提供的电机都有各自规格,和厂家基于开源飞控所做的控制器之间由于缺乏参数定制,飞控软件不能获取动力系统的运行状态,是无法满足飞行安全和可靠性的需求。
还比如飞行器空中突然射桨后,是依靠机体姿态倾斜从而反馈射桨迅速还是检测电调输出异常反馈射桨迅速?显然是内部直接响应的效率更高。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1月3日立即申请>> 2020长江商学院智造行业创新创业沙龙
-
即日-1.13立即下载>> 德国康佳特嵌入式技术应用案例白皮书限时下载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戴尔科技智能制造精准白皮书限时下载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19中国(合肥·肥东)AIoT产业发展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研华科技在线直播】边缘计算如何帮助工厂空压站数字化减员节能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AWS工业数据湖解决方案在线研讨会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