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产品上市周期缩短:机器人企业如何实现技术突破
机器人在3C行业的应用现状与需求如何?应对3C电子产品上市周期缩短和对柔性化生产要求增加的双重压力下,国产机器人企业通过了哪些技术攻关?为与第四次工业革命无缝对接,3C行业在未来将如何继续进行自动化改造?
国产机器人在3C行业的市场生存状态
利迅达销售总监何泽贤说道:“3C行业是近两年机器人应用最主要的市场,无论是本体商还是集成商,只要有机会都往里挤。”从目前市场的整体情况来看,3C电子行业无疑成为了机器人行业竞相抢夺的香饽饽,而我国华南区3C电子行业凭借其健全的产业链而应用空间最为巨大。
我国3C产业的自动化需求主要体现在搬运、上下料、部件加工、装配和检测、贴标、抛光打磨等方面。“机器人在3C的运用主要在四轴和六轴,负载从3千克到7千克。”何泽贤在做领域需求分析时说道,“目前在这一领域,日系的爱普生、雅马哈、三菱等厂商参与度较高,在四轴机型上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ABB、库卡、发那科等主要在占据小六轴市场份额上发力。”
但是,目前在3C部件的加工、打磨等领域,大部分企业仍采用人工作业,小部分实现了自动化。于全球范围而言,我国在3C领域的机器人应用还远远不够。是什么因素决定了自动化实现率偏低的状况呢?
拓斯达电商部经理许鹏表示,机器人目前在3C行业的应用还处于萌芽阶段,这主要是由3C产品的精小、复杂、组件多等因素决定的。机器人的视觉技术还有待增强,系统的支持亟需成熟。
可见,机器人在3C的应用难度也属行业之最。华数机器人总工程师周盈发现,综合考虑人力、物流、土地等成本,中国3C制造企业一方面面临很大的外部竞争压力,另一方面个性化定制和多品种大批量生产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其间考验的是企业快速地响应市场变化以及产品更新、更高效能的生产制造、更高层次的产品质量管理的能力。
国产机器人积极推进高产高效技术攻关
何泽贤认为,针对3C行业的更换时效,集成商配合时要做好两件事,即“把投资回报压在一年之内”和“把交期提高到10到15天”。面对3C行业对柔性化生产要求增加的压力下,国产机器人企业该如何应对,以求突破技术瓶颈呢?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推荐专题
- 工业机器人技术工程师 爱普生(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 机器人系统集成项目经理 三迪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机器人调试工程师 杜瑞博机器人(武汉)有限公司
- 机器人项目经理 广东奥马迪机器人有限公司
- 智能安全帽机器人销售工程师 北京艾思科米科技有限公司
- 机械工程师(机器人应用方向) 东莞市大研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机器人调试技师 梅州市盛富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销售经理(软件机器人) 广州市申迪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 机器人调试工程师(ABB机器人) 佛山瑞科信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 机器人调试工程师 武汉捷福鹰汽车装备有限公司
- 嵌入式软件工程师(ARM) 山东省/潍坊市
- 光学工程师 山东省/潍坊市
- Linux嵌入式软件工程师 浙江省/杭州市
- 研发项目经理 浙江省/杭州市
- CTO 浙江省/杭州市
- 供应链总监 浙江省/杭州市
- 市场总监 浙江省/杭州市
- 销售总监 浙江省/杭州市
- HRD 浙江省/杭州市
- 华东销售经理 江苏省/苏州市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