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送货十年之后才成型 难度究竟在哪里?
而且,目前无人机多数都是依靠人为操作,而不是真正的自动飞行。如果无人机不能实现自动飞行,那么在人为操作送货和摩托送货,无非是送货的工具发生了变化。如果实现自动飞行,无人机必须解决自动躲避障碍物的问题,那么无人机必将配备更多的传感器并且植入高度发达的人工智能。
但是在目前来看,虽然无人机自动驾驶已经成为现实,但是也只是在军事,而且是高空飞行,而无人机送货面对的是更为复杂的低空环境,由于环境限制,无人机若想实现自动飞行,并非一朝一夕之事。
最后是安全问题。无人机作为一种飞行工具特别是在负重飞行的情况下,安全问题更是重中之重,由于重力加速度的原因,即使很小的物体在高空坠下,都将会带来极大的破坏力。在人为操作下的无人机依然会存在失控问题,更何况是未来无人机实现自动驾驶。这样就必须要求制造商在技术上减少无人机失控坠机的风险。
国家政策问题
由于中国目前仍是发展中国家,很多政策以及法律法规并不完善。根据我国民航部门2013年出台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驾驶员管理暂行规定》,无人机驾驶员与无人机保持直接的目视的距离是半径内500米,相对的高度低于120米的区域。在这样的飞行范围内,要想实现无人机送货简直都是天方夜谭。除此之外,按照无人机现行的法规,无人机飞行必须按通用飞行有人机的规则来申报计划、申报空域。
即使在美国这样法规制度相对完善的国家,无人机测试也需要国家批准,日前美国白宫宣布,允许谷歌在境内开始无人机送货测试。
如果政策上不能对无人机放宽限制,那么无人机送货仍将难以实现,而是即使无人机政策放宽,国家在监管上也会加强,防止出现威胁国家利益的行为。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12月13日立即报名>> 2019中国(合肥·肥东)AIoT产业发展论坛
-
即日-12.14立即下载>> 戴尔科技智能制造精准白皮书限时下载
-
1月3日立即申请>> 2020长江商学院智造行业创新创业沙龙
-
即日-1.13立即下载>> 德国康佳特嵌入式技术应用案例白皮书限时下载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研华科技在线直播】边缘计算如何帮助工厂空压站数字化减员节能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AWS工业数据湖解决方案在线研讨会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