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纷纷入局人工智能 他们都有哪些关注点?
硅谷“山寨”中国正在成为一个新趋势。在过去的PC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企业成功走出了一条模仿、创新、超越的路子,在日前《纽约时报》的撰文中引述了科技调研公司Stratechery创始人本·汤普森(Ben Thompson)的观点:“坦白地讲,多年以来,中国模仿美国这一说法并非实情,而且在移动技术上是截然相反:美国倒是经常模仿中国。”
在人工智能领域也不例外,在这一领域中国企业已经与国际巨头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谷歌有Alpha Go、IBM有Waston,阿里巴巴有ET、百度有百度大脑。不仅如此,在日前的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峰会上,中国企业再次展现出了在人工智能的基础技术、应用等多个方面的实力,包括百度、乐视、金山、小米等众多企业都在此次大会上分享了自己对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关注点。
云计算大数据:金山、小米
金山和小米不愧是一个体系——“雷军系”,在人工智能的布局上,两者也有着惊人的相似。在金山软件CEO兼金山云CEO张宏江看来,近年来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归根结底是得益于大数据的进步和云计算的发展。全球产生消费的数据,2013年2020年将增长10倍,年增长率40%,微信一天在朋友圈里交换的图片是10亿。
如今,企业没有大数据已经很难活下去,而大数据又要靠云计算来支撑:大数据包括高质量数据的获取和分析,以及它在整个在应用中的解析,这些越来越成为公司的标配。但如果没有云计算的支持就谈不上大数据,也谈不上大数据的获取、处理和大数据的运营。
20年前,张宏江团队就在惠普实验室申请了一个专利:这是一个分布式的架构,数据从客户端拿到,然后再传到后端的系统上,通过一系列处理,再把结果推送到前端来。如今,这件事情在一个手机上就可以在云和端上实现:手机成为一个数据的获取终端,云则作为整个的运算载体、整个数据的载体。
这个手机当然也包括小米手机,但又不仅仅是小米手机。在一系列小米智能家居设备中,都在运用类似的技小米科技联合创始人黄江吉就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离不开这三个前提:产品+大数据+机器学习。其中的产品就包括小米的手环、电视、盒子、网路设备以及智能家居等智能硬件。
当高活跃度的产品落地时,就会产生大量数据。比如,小米手机已经拥有两千万MIUI系统用户,其中日活跃1000万的应用有8个,而日活超100万的有17个。这些行为所产生的数据为大数据和机器学习能力的提升打好了基础,通过通过数据采集、数据清洗、数据挖掘等方式,小米开始建立每一个用户画像,进而实现机器学习。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1月3日立即申请>> 2020长江商学院智造行业创新创业沙龙
-
即日-1.13立即下载>> 德国康佳特嵌入式技术应用案例白皮书限时下载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戴尔科技智能制造精准白皮书限时下载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19中国(合肥·肥东)AIoT产业发展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研华科技在线直播】边缘计算如何帮助工厂空压站数字化减员节能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AWS工业数据湖解决方案在线研讨会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