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国内工业机器人用的RV减速机都是进口的?
技术——价格死循环。还不仅仅是国内的机器人减速器行业的困境。更是中国企业在以数控机床和机器人为代表的,现代化高技术装备行业中面临的困境。
笔者作为机器人从业者,对机器人用的减速机行业的情况略知一二。应该说,这个问题并不仅仅是中国在国产RV减速机的问题,它也是所有中国在试图自主制造高级设备企业面临的共性问题。
我们把它称之为技术-成本死循环。
技术方面
首先我们看技术方面。
RV减速机,作为一种小体积,大传动比,零背隙,超高传动/体积比的减速机,是精密机械工业的一个巅峰之作,减速机里面完全是由高精度的元件,齿轮相互啮合,对材料科学,精密加工装备,加工精度,装配技术,高精度检测技术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我们现在所能做的只是从购买产品里面拆开分解分析,进行反向工程,完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给大家举个例子吧,18世纪的时候,欧洲的玻璃器及光学用途玻璃领先于世界,因为它的玻璃纯净介质均匀,确保光不会在介质疏密不均情况下发生折射,影响光学性能。其他国家的工匠将一直想要了解清楚缘由,但是一直也没有破解其奥秘所在,后来直到20世纪这个方法才被完全公开,也就是在玻璃在热融状态进行长时间加热不停的搅拌,并且搅拌的速度角度和方法也各有讲究,但是,不知道这一点,凭摸索就是以前很难与突破的。
另外一个真实的故事,日本知名的摩托车制造企业铃木摩托车,在中国有一个合资制造厂叫江门大长江铃木摩托车制造有限公司,这家公司,在中国肇庆分厂建厂之初曾经碰到一个怪事。他们的一个250cc,59马力的摩托车发动机在中国组装的产品硬是只有55个马力,那丢失的4个马力不知道到哪里去了?材料是一样的,真的生产工艺方法也是一样的,后来大概花了足足一年的时间进行TQM落实整改,才慢慢的把那4个马力差异找回来,这里牵涉到严格的工艺规范和质量控制工程,就是工业技术半点来不得马虎的地方。
笔者也曾经试用过国产的知名某品牌的RV减速机,应该说确实能用,但是其噪声和发热量明显高于进口品牌纳博特斯克的减速机,搞机械的都知道,发生噪声和发热都意味着其中的一些齿轮啮合不良,有超额摩擦磨损,有内部应力,机械不是在一种正常的工况下进行工作,这样的机械寿命不会很长。后来他们几番改进,降低了不少,但还是达不到Nab的水平,不同于电气产品,机械元件的失效和损坏不是立竿见影的,而是一个有时间的过程,哪怕现在能用。谁也不能保证,3个月半年一年之后,是不是会因为磨损报废,那时候进行对成千上万的产品召回或者维修的成本就大得吓人了,所以确实不敢用。
成本方面
技术性能是一方面,成本又是另外一个方面。
加工制造减速机的设备都非常昂贵,比如美盖勒平面磨床, 内孔端面外圆一道磨 ,精度0.5μ重复定位0.3μ ,据说加工达到1μ,有砂轮库。折合人民币价值就接近千万元了。在没有足够的产量支撑下,他的设备摊销成本就高得吓人。

图片新闻
技术文库
最新活动更多
-
1月20-22日立即报名>> 【在线观展】日本东京国际智能制造技术综合博览会
-
即日-1.30精彩回顾>> 英特尔智能移动设备参考设计发布会
-
即日-2.5立即投票>> 维科杯·2020(第三届)中国机器人行业年度评选
-
即日-3.18限时下载>> 嵌入式软件技术革新应对后疫情时代的智能工业开发挑战
-
4日7日预先登记>> OFweek 2021(第十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暨年度评选颁奖典礼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1中国·顺德高新区智能制造与新材料产业在线推介会
推荐专题
- 机器人项目经理 广东奥马迪机器人有限公司
- 机器人调试技师 梅州市盛富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销售经理(软件机器人) 广州市申迪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 机器人应用工程师 苏州拓德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机械工程师(机器人应用方向) 东莞市大研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机器人研发工程师 武汉优力克自动化系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软件开发工程师(机器人应用软件开发) 埃夫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机器人及系统集成销售(AGV) 林德(中国)叉车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
- 机器人应用工程师 深圳市利华美科技有限公司
- 机器人系统集成项目经理 三迪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海外销售经理 北京市/海淀区
- 销售工程师 北京市/海淀区
- SEO搜索引擎优化专员 北京市/海淀区
- 嵌入式软件工程师(ARM) 山东省/潍坊市
- 光学工程师 山东省/潍坊市
- 华东销售经理 江苏省/苏州市
- 高级采购 北京市/海淀区
- 海外销售工程师 北京市/海淀区
- DQE经理 广东省/深圳市
- 业务员 广东省/深圳市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