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引人深思 生存还是毁灭?
人工智能可能会超越人类
人类之所以能够掌控地球,原因之一就是“聪明”。人类可以运用自己的智慧建造家园,消灭敌人从而改善生活环境。人类通过不断地学习,掌握新的知识好技能从而更好地应对挑战。近年来,人工智能也开始效仿人类,“学习”认识世界。目前人工智能的学习方式比较典型的是基于“大数据”,通过海量内容的识别归类,在发现相似事物时进行判断,据报道称目前已有人工智能设备的“智商”相当于4-5岁的儿童。
人类惨遭人工智能打败的事件自然不止一列:1997年,IBM研制的超级电脑“深蓝”在标准比赛时限内以3.5比2.5的累计积分击败了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震惊世界。2011年2月16日,在美国智力竞猜节目《危险边缘》第三场比赛中,IBM另一超级电脑“沃森”以三倍的巨大分数优势力压该竞猜节目有史以来最强的两位选手肯·詹宁斯和布拉德·鲁特,夺得这场人机大战的冠军。2011年3月,一只以数学模型进行交易,并启用机器人作为“基金经理人”的基金,仅靠6个电脑程序就创造出1.9%的回报率,击败了日本最优秀的基金公司。
理论上人脑的利用率是有限的,但是人工智能的大脑却要容易开发了很多,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人工智能极有可能在未来比人类更“聪明”。
人类离不开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之所以会出现可以说是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人类为了更好生活而迈出的重要一步。人工智能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升了工作效率,带来的正面效果远超其负面影响,这也就坚定了不少人继续研发人工智能技术的信念。
目前人类应用人工智能主要是机器人以及各种识别设备,主要目的是提升效率和保护人类的自身安全,因此“生杀决定权”还掌握在人类自己手里。如今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离不开人工智能了,将人工智能引申到一个广义定义的话,几乎每个人都与人工智能设备有过亲密接触。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看到这里很多喜欢玩游戏的朋友就不会陌生了。除了这些我们生活中接触的很多数码设备,都有智能设备的影子,如语音助手或者翻译应用等等。也许这些应用目前的“工作效率”不尽如人意,但是它们确实在不断地进步,变得越来越聪明。最近几年,受到消费者关注的物联网体系中的智能家居、智能穿戴设备和车载网等等都是人工智能参与的产物。
人工智能可以称之为先进科技的代表,也是“未来生活”的象征之一。人们渴望更加舒适便利的生活,必将有更多的工作由“非人类”代工,因此说人类再也离不开人工智能并不为过。

图片新闻
技术文库
最新活动更多
-
12月13日立即报名>> 2019中国(合肥·肥东)AIoT产业发展论坛
-
即日-12.14立即下载>> 戴尔科技智能制造精准白皮书限时下载
-
即日-1.13立即下载>> 德国康佳特嵌入式技术应用案例白皮书限时下载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研华科技在线直播】边缘计算如何帮助工厂空压站数字化减员节能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AWS工业数据湖解决方案在线研讨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亚马逊AWS智能产品IoT研讨会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