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站内上演灭火演练 轻型侦察机器人动真格
轻型侦察机器人
4月25日晚上11时,合肥市轨道交通大东门站突然冒出浓烟,23辆消防车呼啸而至……别惊慌,这是合肥消防联合轨道交通公司在站内开展的一次灭火救援实战拉动演练。
23辆消防车“处警”地铁大东门站
25日晚11时,演练模拟一号线大东门站台层南侧照明设备间着火,有人员被困,情况十分危急。发现险情后,地铁微型消防站人员利用内部消防栓对“火势”进行压制。站务人员使用荧光棒及照明装置指挥疏散乘客,并拨打“119”“120”请求支援。
接到“报警”后,合肥消防支队立即启动灭火预案,先后出动15个中队、23台消防车、150名消防员赶赴现场进行灭火救援。消防官兵很快赶到现场,一路进入火场对“火势”进行控制,一路进行内部侦查后,使用红外热像仪建立内部进攻和疏散指示通道。搜救组紧随其后,携带担架、照明装置进入内部进行疏散,营救被困群众。
轻型侦察机器人深入火场查火情
此次演练中,4台新式灭火机器人“闪耀”登场。它们分别是风炮机器人和轻型侦察机器人。风炮机器人在火场中主要是排烟送风,而轻型侦察机器人的重要任务是为现场指挥员侦查火情。
合肥市消防支队司令部战训科参谋刘伟说,轻型侦察机器人的优点是轻巧灵活,通过远程操控,能够在复杂的地铁环境内全地形穿梭。它们适用于高温、浓烟、黑暗、强热辐射、有毒、有害、易坍塌等恶劣的火灾。
新组建的重装攻坚组也首次亮相
除了高科技的机器人,最新组建的重装攻坚组也首次亮相,这在省内也是第一次尝试。刘伟说,重装攻坚组依托特勤消防大队的力量组建而成,跟普通的救援力量相比,平均内攻纵深时间超过常规防护的30%左右。简单来说,每名队员除了有常规的防护服,额外装配了耐高温斗篷。原来抵御的热辐射可能只有800℃,叠加后的威力可达1200℃。
“空气呼吸器的容量也增加了,之前只能维持30~45分钟,改变后可增加到70分钟。” 刘伟称,有了这些改变,消防员在火场内救援的时间可以更久,更有利于火灾的扑救。
来源:江淮晨报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12月13日立即报名>> 2019中国(合肥·肥东)AIoT产业发展论坛
-
即日-12.14立即下载>> 戴尔科技智能制造精准白皮书限时下载
-
1月3日立即申请>> 2020长江商学院智造行业创新创业沙龙
-
即日-1.13立即下载>> 德国康佳特嵌入式技术应用案例白皮书限时下载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研华科技在线直播】边缘计算如何帮助工厂空压站数字化减员节能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AWS工业数据湖解决方案在线研讨会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