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业变靠天吃饭为知天而作
据科技日报报道,5月中旬正是天津小站稻的插秧时节,然而在天津西青区王稳庄镇的中化农业天津小站水稻智慧农业示范农场里,今年的插秧工作却跟往年很不一样。
16日,在第三届世界智能大会智能农业分论坛参会人员前来观摩的现场,一台插秧机正在一片平整的水稻田里有条不紊地工作着,一株株秧苗整齐地被插入稻田中,仔细一看,这台插秧机上没有驾驶员,是无人驾驶。
“这就是中化农业在智慧农业领域采用的新技术——无人插秧机。相比于传统插秧机,可以节省人力成本,并且插秧作业效率更高、质量更好。”中化集团农业事业部首席信息官沈冰说。
无人插秧技术是这个示范农场里诸多农业“黑科技”中的一项,作为智慧“大脑”,智慧农业正在颠覆传统的农业模式。
“看看,这插秧多么有条不紊。”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副主任杨灏说,小站稻是天津的农业瑰宝、大米珍品,但是,这一知名农业珍品,后因天津水量减少而逐渐衰落。
事情发生了转机,依托中化农业MAP(现代农业技术服务平台),西青区王稳庄镇打造了万亩小站稻示范农场。
“按照传统的线下农技服务模式,一个有经验的农技师最多能服务2000亩土地。要服务3000万亩土地,仅农技师就需要一万多人。MAP智慧农业利用卫星遥感、精准气象、智能传感器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作物生长模型,在关键生育期为种植户提供科学合理的农事活动建议,提早预测病虫害和灾害性天气发生,变被动应付为主动干预,大幅提升了服务的能力和响应效率。”沈冰说。
“智慧农业正是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的手段,更加精准地洞察自然环境和作物生长的规律,变靠天吃饭为知天而作。智慧农业就像一位永不疲倦、尽职尽责的守门人,以科技为武器,为广大农民看家守业。”杨灏说。

图片新闻
技术文库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30精彩回顾>> 英特尔智能移动设备参考设计发布会
-
即日-2.5立即投票>> 维科杯·2020(第三届)中国机器人行业年度评选
-
即日-3.18限时下载>> 嵌入式软件技术革新应对后疫情时代的智能工业开发挑战
-
4日7日预先登记>> OFweek 2021(第十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暨年度评选颁奖典礼
-
4月29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1人工智能在线大会暨展览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1中国·顺德高新区智能制造与新材料产业在线推介会
推荐专题
- 机器人调试技师 梅州市盛富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机器人视觉软件工程师 三迪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销售经理(软件机器人) 广州市申迪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 机器人应用工程师 苏州拓德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机械工程师(机器人应用方向) 东莞市大研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机器人研发工程师 武汉优力克自动化系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软件开发工程师(机器人应用软件开发) 埃夫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机器人及系统集成销售(AGV) 林德(中国)叉车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
- 机器人应用工程师 深圳市利华美科技有限公司
- 机器人项目经理 广东奥马迪机器人有限公司
- 华东销售经理 江苏省/苏州市
- 高级采购 北京市/海淀区
- 海外销售工程师 北京市/海淀区
- 海外销售经理 北京市/海淀区
- 销售工程师 北京市/海淀区
- SEO搜索引擎优化专员 北京市/海淀区
- 嵌入式软件工程师(ARM) 山东省/潍坊市
- 光学工程师 山东省/潍坊市
- DQE经理 广东省/深圳市
- 业务员 广东省/深圳市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