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三花智控发布公告,计划全球发售3.6033亿股H股股份。其中国际发售占比93%(3.3511亿股),香港公开发售占比7%(2522.31万股),另有15%超额配股权。
其每股发售价介乎21.21港元~22.53港元,最多募资约81.18亿港元。假设发售量调整权、超额配股权均悉数行使,股份最终发售数量将达4.765亿股,最高募资将达107.36亿港元。
回顾上市进程,三花智控1月递交H股上市申请;2月获中国证监会接收备案材料;5月正式取得境外上市备案通知书;预计6月23日在港交所挂牌交易。
从1月到6月,三花智控仅用半年时间便完成H股上市全流程,即将在港交所敲响开市钟,正式跻身"A+H"股上市企业行列。
三花智控市场认购热度高涨,孖展金额暂录得334.4亿港元(截至16日午时),较公开发售初始募资额5.68亿港元超购约57.9倍。
此外,三花智控引入18家基石投资者,包括Schroders、GIC、景林资产、Green Better(小米全资附属公司)、钟鼎资本、泰康人寿等,合计认购约5.62亿美元(约44.09亿港元)股份,覆盖国际资管巨头、主权基金与产业资本等。

按发售价中位数计算,本次募资净额约77.41亿港元,资金分配凸显战略重心:约30%将用于产品组合的持续全球研发及创新,其中10%专项投入仿生机器人领域;约30%将用于未来三年内于中国扩建及新建工厂以及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约25%将用于通过扩大海外产能深化全球化布局;约5%将将用于在未来三年内加强数字智能基础设施;约10%将用作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起源于1984年新昌县制冷配件厂的三花智控,如今业务横跨制冷空调电器零部件与汽车零部件两大板块,同时依托技术积累不断向仿生机器人机电执行器等新兴领域进行业务拓展。
三花智控标签不仅是全球最大的制冷空调控制元器件和全球领先的汽车热管理系统零部件制造商,更力争成为仿生机器人机电执行器市场的引领者。
三花智控利用在电机及相关产品批量生产方面的成熟能力、可扩展性和成本效益,正通过开发机电执行器战略性切入仿生机器人市场,旨在打造比现有方案更轻、更小且动作更精准的执行器。同时,三花智控也在规划海外生产布局,以提升全球影响力与制造能力,获取先发优势。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三花智控的仿生机器人机电执行器研发团队已扩充至超过180名成员。
机电执行器作为将机器人控制系统指令转化为物理运动的核心组件,其技术突破直接决定机器人运动精度与响应速度。这种从数字信号到机械动作的转化过程,不仅需要电机、减速器与传感器的精密协同,更依赖运动控制算法与动力学模型的深度优化,已成为制约机器人智能化水平的关键瓶颈之一。
值得关注的是,三花智控正深化机器人领域布局:像2023年,三花智控与谐波减速器领域龙头绿的谐波共同出资设立注合资企业,进军机器人核心零部件领域;去年1月,三花智控与杭州钱塘新区管理委员会签订投资协议,其中一部分便是计划投资不低于38亿元打造机器人机电执行器和域控制器研发及生产基地。
财务数据显示,三花智控在2022年至2024年期间,营收分别达到213.48亿元、245.58亿元和279.47亿元,同比增速依次为33.25%、15.04%、13.8%;净利润分别为26亿元、29亿元、31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52.98%、12.49%、6.07%。此外,该公司海外业务收入占比持续保持较高水平,近三年分别为46.52%、45.42%、44.73%。

此次H股上市标志着三花智控迈向全球化资本舞台的关键一步。期待 23 日上市那天它能凭借自身实力与市场机遇,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6月13日,中国证监会国际合作司发布《关于北京极智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发行上市及境内未上市股份“全流通”备案通知书》。这标志着极智嘉距离登陆港交所主板再近一步,有望成为“全球仓储AMR第一股”。
追溯上市进程,极智嘉于2024年12月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发行不超过2.2608亿股境外上市普通股,所得资金净额将主要用于研发及产品迭代;销售及服务网络扩张;供应链发展;数字化管理、数据安全及网络安全;以及用作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2015年,清华大学学霸郑勇创立了极智嘉。经过10年发展,极智嘉成为了全球最大的仓储履约AMR解决方案商,业务涵盖AGV和AMR。其AMR方案应用广泛,有货架到人、货箱到人、托盘到人等多种方案。
在实际应用中,其技术优势转化为显著的效能提升:2024年,RoboShuttle货箱拣选方案助力万邑通美国肯塔基仓库存储力提升215%、拣选效率提升250%;SkyCube托盘拣选方案为西门子能源绿色工厂实现存储密度与出入库效率双30%的提升;PopPick货架拣选方案则帮助美国服饰零售商S&SActivewear美洲仓加速订单交付。
市场数据印证着极智嘉的全球渗透力:已向全球约40个国家和地区顺利交付了约46,000台AMR,并作为唯一上榜的仓储机器人企业,荣登福布斯中国·出海全球化领军品牌Top30。
其海外市场收入占比从2021年的57.3%一路举升至2024年上半年的78.7%,在国内物流自动化市场内卷的背景下,构建起自己的专属差异化壁垒。
IPO前,极智嘉已完成11轮融资,资本阵容强大,不乏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产业投资基金、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合肥国资等“国字力量”;蚂蚁集团、伊利、海尔、英特尔等产业资本;以及云晖资本、祥峰中国、鸿为资本、高榕创投、摩根士丹利等数十家国内外知名投资机构。
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以下简称“报告期”),极智嘉的总收入分别为7.9亿元、14.52亿元和21.4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64.7%;净亏损分别为10.5亿元、15.67亿元、11.27亿元及5.5亿元;经调整亏损净额分别为7.63亿元、8.15亿元、4.44亿元及1.94亿元。

极智嘉核心业务AMR的销售收入增长迅猛。2022年较2021年增长117.1%,达12.474亿元;2023年较2022年增长70.3%,为21.2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92.3%。
在订单量方面,2021年至2023年,极智嘉的订单量分别为15.90亿元、19.96亿元和26.94亿元。而在2024年上半年,极智嘉的订单量为13.53亿元,相较于同期订单量的增长率约为30.5%。

根据Frost&Sullivan预测,全球仓储自动化市场规模将从2019年的140亿美元增至2025年的272亿美元,其中AMR市场增速显著高于AGV,预计2025年达68亿美元。
随着H股上市进程推进,极智嘉正在全球仓储自动化蓝海中扬起风帆。
发表评论
登录
手机
验证码
手机/邮箱/用户名
密码
立即登录即可访问所有OFweek服务
还不是会员?免费注册
忘记密码其他方式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