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百万机器人”计划破产: 郭老板火了,工人们笑了
三年前全球最大代工企业富士康提出“三年百万机器人”计划,希望通过智能化、机器人化缓解劳动力成本日益上涨的难题,为制造行业提出了新的思路。如今三年已过,不见百万机器人,但见富士康招工忙。
今年iPhone6订单在中国的强劲需求推动下飙升,作为制造商,富士康开始紧急招工。招工点遍及多个招聘市场。目前仅深圳每天的招聘人数就在2000人以上,除此之外每天还招聘小时工300多人。
富士康对机器人计划避而不谈,据说到现在,富士康机器人数量只有数万台,不到原计划的二十分之一。也有消息说仅有一万台机器人,与当初的计划相差甚远。无论怎样,“三年百万机器人”计划已经破产。
行业人士分析,研制和应用机器人的成本约束、工序需求和经营风险,成为三年“百万机器人”计划的牵绊。国际四大机器人巨头的工业机器人,动辄要30万元一台。国产机器人的成本大约在16万元一台,富士康的自产机器人Foxbot的生产还不能不计成本地投入。如果按国内成本计算,百万机器人也至少需千亿元的投入。
除了购置成本,机器人后期编程、改造、维护也需要一笔费用。随着代工产品的更新换代,机器人也需要不断调试和升级,甚至淘汰。在当前的技术水平下,购置成本只占到整个成本的30%左右。
成本高昂的另一面是富士康代工利润低得可怜,据悉中国代工厂在苹果产业链上仅有2%的利润。据此前报道,标准版iPhone6 Plus的部件和劳工成本为216美元,128GB版则最高可达263美元。其中,每部手机的流水线劳工成本为4美元到4.5美元。即每部手机富士康仅赚4美元到4.5美元。
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以及多项生产成本的提高,代工显然不是一门长久的生意。公司不仅要面临代工利润微薄的窘境,还要面对订单被抢食的风险以及频繁的劳资矛盾。缺乏核心技术的富士康活得挺艰难。
另一个现实是现有机器人技术很难大规模生产精密电子产品,因为电子产品生产对机器人的性能要求,远比其他行业的机器人高得多。过去三十年,日本企业在人工成本攀高后,也积极转往自动化生产。但手机、平板、笔记本的生产线,却很难全面应用机器人手臂。日本人发现机器人在生产小型电子产品时,良品率非常低。
在目前的机器人使用成本与机器人应用技术局限下,郭老板的“百万机器人”梦想、“无人工厂”梦想只能停留在梦想与口号层面。那些担心机器人抢饭碗的工人们可以长舒一口气了。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12月12日火热报名中>>> STM32全球线上峰会
-
即日-12.26火热报名中>> OFweek2024中国智造CIO在线峰会
-
1月8日火热报名中>> Allegro助力汽车电气化和底盘解决方案优化在线研讨会
-
即日-0120限时下载>>> 爱德克(IDEC)设备及工业现场安全解决方案
-
限时免费下载立即下载 >>> 2024“机器人+”行业应用创新发展蓝皮书
-
即日-2025.8.1立即下载>> 《2024智能制造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蓝皮书》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