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补助金正成为机器人虚假繁荣的催化剂
2014年被业内称为“机器人元年”,这一年热闹火爆,企业通过不同方式涉足机器人产业的局面近乎疯狂。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4年底,有70余家上市公司并购或者投资了机器人、智能自动化项目,而中国机器人相关企业的数量甚至超过了4000家。
过去5年,中国机器人市场以年均36%的速度增长,2013年销售量攀升至36560台,同比增长60%,成为世界第一机器人大国,也是全球机器人增长速度最快的市场。数据很美好,使得很多人相信,只要扎进这个行业,就有机会分得一杯羹。
但越是“繁荣”,越让人后怕。实际上,中国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需求国,却基本上都不是“国产”。机器人要发展,关键是应用,技术应用配套没跟上,造出来卖给谁?若应对不当,谁又能保证机器人产业不会落到和汽车产业类似的下场?
虽然当下我国本土机器人企业众多,但目前国内只有广州数控、南京埃斯顿、沈阳新松机器人等少数公司在进行核心零部件自主研发。不少国内企业只是购买进口零部件后集成组装机器人,缺乏核心技术。这也导致了我国企业在采购中议价空间狭窄,成本居高不下,市场竞争力不强,更是使得后期维护受制于人。长此以往,“核心零部件之短”将致本土企业生存空间被挤压,“国退洋进”风险放大。
而政府显然也意识到了若不及时应对将重蹈汽车产业覆辙的危机。中国现在的机器人产业是在政府驱动下进行的,机器人行业已成为2011-2015年的五年计划中的发展重点之一。为加速工业机器人的普及,一些地方政府对制造业企业应用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均给予相关补贴。但现实是浙江“机器换人”的计划提了两三年却难落地;富士康提出的百万机器人计划,也很难做到,因为现有的技术还不足以支撑。
中国政府在以举国之力培育机器人产业,以至于很多国产机器人厂商仅仅是参加了下展会就可以向政府申请高额补助金。这就造成了涌入机器人产业的企业,很大一部分是奔着国家补贴去的。过于丰厚的援助金反而成为中国国产机器人水平提升的阻碍。
市场如镜,国家补助肯定不是无限期的,如果国产厂商们在补助面前只是抱着短期逐利的目的,而缺乏应有的格局和责任感,那么市场在不久的将来会给出反馈,机器人产业的大机遇很可能会变成一个产业大泡沫。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4月23日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研华嵌入式核心优势,以Edge AI驱动机器视觉升级
-
4月25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新唐科技2025新品发布会
-
4月30日立即参与 >> 【白皮书】研华机器视觉项目召集令
-
限时免费下载立即下载 >>> 2024“机器人+”行业应用创新发展蓝皮书
-
即日-5.15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安森美Hyperlux™ ID系列引领iToF技术革新
-
7.30-8.1火热报名中>>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推荐专题
- 1 非夕科技亮相ITES:表面处理、装配测试、视觉伺服......自适应机器人带来智造新范式
- 2 安森美:AMR移动机器人一站式解决方案供应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平地高楼起
- 3 重磅 | “维科杯·OFweek 2024中国机器人行业年度评选”入围名单揭晓!
- 4 齐聚鹏城,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与您相约四月!
- 5 大咖齐聚,智启新篇 |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圆满收官!
- 6 高光时刻!“维科杯·OFweek 2024 中国机器人行业年度评选” 获奖榜单发布
- 7 精业锐志,极致创新!ITES深圳工业展助力制造业开年起步即冲刺!
- 8 蓝点触控闪耀2025深圳工业展力控技术赋能智能未来
- 9 iEi威强电荣获OFweek2024中国机器人行业年度卓越供应商奖,彰显智造硬实力!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