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密度提升,全球生产自动化加速
2016年全球每万名制造业工人的工业机器人密度为74,较2015年66台上升8台。其中,按地区划分,欧洲平均机器人密度为99台,美洲为84台,亚洲为63台,除美洲平均密度下降2台之外,欧洲增长7台,亚洲增长6台,5年间,全球工业机器人密度增长了27.6%,欧洲、美洲、亚洲分别增长了23.6%、23.5%、34%,全球增长动能主要来自亚洲。
从全球各地区工业机器人密度排名来看,机器人密度最高的国家和地区分别是:韩国,新加坡,德国,日本,瑞典,丹麦,美国,意大利,比利时和中国台湾,前十地区工业机器人密度均远超世界平均水平。
前面提到,全球工业机器人增长的主要动能来自亚洲,亚洲地区工业机器人应用大国有:韩国、新加坡、日本、中国(含中国台湾),其中韩国、中国大陆地区工业机器人需求强劲。
中国机器人密度的发展是世界上最具活力的,由于机器人设备的大幅增长,特别是2013年至2016年,机器人密度从2013年的25台增加到2016年的68台。如今,中国的工业机器人密度在全球排名第23位。中国政府计划在2020年前迈入世界十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届时其机器人密度将达到150台。
另外,韩国和日本的工业机器人密度变化值得寻味。日本每万制造业工人的工业机器人数量在2008~2010年期间达到巅峰,此后几年,与全球大势相反,日本工业机器人密度不升反降,目前保持在300台/万人的水平。而韩国则异军突起,2010到2016年韩国工业机器人密度跃居全球第一,几年时间,韩国工业机器人密度在高位翻倍,增长十分强劲。自2010年以来,韩国的机器人密度已经超过全球平均水平8倍(631台),这一高增长率是继续安装大量机器人的结果,特别是在电气/电子行业和汽车行业。
新加坡位列第二,2016年每10000名员工拥有488台机器人,大约90%的机器人安装在电子行业。
美国的机器人密度在2016年大幅增加至189台机器人,全球排名第七。自2010年以来,国内生产设备的现代化推动了美国机器人的销售。这一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是持续的生产自动化趋势,以加强美国工业在全球市场上的地位,并将制造业保留在国内,并在某些情况下吸引海外制造业回流。作为工业机器人的主要客户,汽车行业仍占主导地位,2016年销售总额约为52%,美国的机器人销量在2017年至2020年间将继续增长,平均每年至少增长15%。
墨西哥主要是汽车制造商和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生产中心,墨西哥的汽车行业目前是主要的机器人客户,2016年的份额为81%,机器人密度为33台,但仍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74台,居全球第31位。
欧洲自动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是德国,全球排名第三,每万工人拥有309台机器人,2016年工业机器人的年供应量和运营存量分别占欧洲机器人总销售量的36%和41%。从2018年到2020年,由于一般工业和汽车行业对机器人的需求不断增长,德国每年的供应量平均每年将至少增长5%。
法国的机器人密度为132台,排名世界第18位,同样远高于全球74台机器人的平均水平,但与其他欧盟国家相比相对较弱。但在新政府的领导下,法国正在恢复制造业的竞争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推动未来几年安装新机器人。在2018年和2020年之间,年均增长率可能在5%到10%之间。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泰科电子立即查看>> 创新的工业机器人解决方案
-
4月23日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研华嵌入式核心优势,以Edge AI驱动机器视觉升级
-
4月25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新唐科技2025新品发布会
-
4月30日立即参与 >> 【白皮书】研华机器视觉项目召集令
-
限时免费下载立即下载 >>> 2024“机器人+”行业应用创新发展蓝皮书
-
7.30-8.1火热报名中>>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推荐专题
- 1 非夕科技亮相ITES:表面处理、装配测试、视觉伺服......自适应机器人带来智造新范式
- 2 大会嘉宾|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智能学部主任楼云江出席“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并发表演讲
- 3 重磅 | “维科杯·OFweek 2024中国机器人行业年度评选”入围名单揭晓!
- 4 开年王炸!6亿订单砸向杭州具身智能大脑企业
- 5 齐聚鹏城,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与您相约四月!
- 6 精业锐志,极致创新!ITES深圳工业展助力制造业开年起步即冲刺!
- 7 蓝点触控闪耀2025深圳工业展力控技术赋能智能未来
- 8 iEi威强电IMBA-AM5荣获控制产品“新质奖”,精彩亮相中国自动化+数字化产业年会!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