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智慧机器人可监督工业机器人工作 效率提升百分之三十
会帮我们吸地板、在公共场所担任导引员或是拆除炸弹的机器人可能感觉比较有趣,但那些负责组装汽车以及在工厂生产在线帮忙拾取物品的机器人,在整体价值上要高得多,而且也有越来越多的工/商业或消费性应用产品是由这种机器人制造出来。
有一些最近发表的工业机器人趋势研究报告指出,在亚洲市场、特别是电子制造业,对于工业机器人的需求不断成长;而预期在接下来几年,技术进展将使得这些机器人具备更多能力。例如德国的国际机器人协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botics,IFR)发布之2017年工业机器人市场报告指出,工业机器人单位销售量在2011至2016年的平均年增长率为12%,在2016年则较2015年增长16%。
从区域市场来看,亚洲仍是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中成长最快的,2016年单位销售量成长19%,同期间欧洲与美洲市场则分别成长12%与8%;2016年度全球工业机器人销售金额为131亿美元。中国数年来一直是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在2011年到2016年之间每年平均成长率为31%。
虽然全球排名前两大的工业机器人购买国是中国与韩国,2016年市场增长率最高的则是中国与美国,单位销售量分别成长27%与14%;其次为日本市场与韩国市场,增长率为10%与8%;排名全球第五大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德国则销售表现持平。上述五个国家总计占据2016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售量的74%。
全球前十五大工业机器人市场(来源:IFR)
从应用来看,汽车制造(市占率35%)与电气/电子制造(市占率31%)一直是两个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应用领域。而相较于汽车制造应用在2016年仅6%的成长率,电气/电子制造应用在过去几年迅速成长,工业机器人单位销售量自2015年来达到了41%的增长水平;在大多数亚洲市场,电气/电子制造也是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应用领域。
汽车制造是工业机器人最大应用领域(来源:IFR)
而IFR的报告也指出,只看特定市场的整体工业机器人单位销售量数字、忽略每个区域市场/国家的制造业规模,很有可能会被误导;为了提供更精确的分析,该机构还统计了制造业每1万个从业人员中的工业机器人密度──该数字在2016年的全球平均值为74。
以区域市场来看,欧洲的工业机器人密度最高、达99,其次则为美洲的84、亚洲的63。以国家看,韩国的机器人密度最高、达631,其次为新加坡的488、德国的309、日本的303、美国的189以及中国的68。
各国制造业每万名从业人员的机器人数量(来源:IFR)
考虑中国的机器人采购总量,其机器人密度看起来偏低,该数字与2013年的25相较已经有大幅成长;不过中国要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先进制造目标,看来还有一段距离得努力。至于韩国成为全球工业机器人密度冠军,则是因为该国的LCD、内存与汽车等电气/电子制造业大规模部署工业机器人。
IFR的报告指出,光以汽车制造业来看,韩国汽车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达到2145;而美国与日本的汽车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则分别为1261与1240。
在2018至2020年间,全球运作中的工业机器人数量预期每年平均成长15%。美国市场是自2010年开始大力推动生产自动化,主要目标是为了强化美国工业竞争力、同时让制造业回归美国本土;此趋势在汽车制造领域特别明显。美国制造业采用的工业机器人大多数是从日本、韩国与欧洲进口。
更能干、更具智慧的工业机器人
市场研究机构IDC的分析师指出,有数种技术会在接下来几年为工业机器人带来新的能力,甚至是催生其他种类的机器人。估计到2020年,有45%的新安装机器人会具备至少一种智能功能,例如预测性分析、系统健康状况意识、自我诊断、同侪学习(peer-learning),或是自主感知(autonomous cognition)等等。
以上为IDC全球机器人市场研究总监Jing Bing Zhang,以及服务机器人市场研究总监John Santagate,在2017年11月发表“全球机器人市场十大预测”(Top 10 Worldwide Robotics Predictions)时的一部份内容。
汽车制造生产在线的工业机器人(来源:IFR/ Staubli)
Santagate表示:“那些并都是新技术,而是将额外的技术──如机器学习、智能功能、工业物联网链接功能,还有因为链接能力而带来的可预测性维护功能──导入现有的机器人;”IDC的另一个预测是,到2021年,会有智能机器人实体(intelligent Robotics agents)负责监督工业机器人,并将它们的整体效率提升30%。
另一份由Allied Market Research在去年发表的报告(Industrial Robotics Market Report),则预测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将由2012年270亿美元的规模,在2020年增长到410亿美元,2013~2020年期间的复合年平均增长率(CAGR)为5.4%。
虽然汽车制造仍是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应用领域,分析师预期该市场的成长将趋缓,CAGR在2013~2020年会降至约4.9%;原因是全球汽车产业在过去几年表现低迷。而食品/饮料制造领域对机器人的需求快速增长,估计该应用市场在同期间的CAGR可达到6.9%。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6月13日立即参评>> 【评选】维科杯·OFweek2025中国工业自动化及数字化行业年度评选
-
6月13日立即参评>> 【评选启动】维科杯·OFweek(第四届)2025汽车行业年度评选
-
6月13日立即参评 >> 【评选启动】维科杯·OFweek 2025(第十届)人工智能行业年度评选
-
7.30-8.1火热报名中>>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
7月31日免费预约>> OFweek 2025具身机器人动力电池技术应用大会
-
即日-2025.8.1立即下载>> 《2024智能制造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蓝皮书》
推荐专题
- 1 【独家深度】2025年中国机器人激光雷达行业市场调研
- 2 人形机器人革命,NVIDIA如何破局?
- 3 《2025机器人+应用与产业链新一轮加速发展蓝皮书》电子版限免下载!
- 4 用信步工控主板,当行业冠军,“天工”机器人马拉松夺冠!
- 5 【展商推荐】意优科技:专注于人形机器人关节模组的研发与生产
- 6 信步科技发布具身智能开发平台HB03,实现机器人“大、小脑融合”
- 7 MOONLIGHT 玄晖成为全球首款获得 CE+ETL双认证的力控型并联机器人
- 8 MiR 发布最新电子书,揭示AMR 革新医院物流全流程
- 9 谁将成为行业榜样?维科杯·OFweek2025中国工业自动化及数字化行业年度评选邀您参与!
- 10 【展商推荐】因时机器人:专注于微型精密运动部件研发制造和伺服控制技术突破创新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