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校企合作成趋势——科技巨头拉开人才争夺战(上篇)
随着人工智能的崛起,人才缺口成为了热点话题。工信部相关发言人曾在2017年向媒体透露,我国人工智能人才缺口超过500万,而这一现象不单单只发生在中国,据腾讯发布的《全球人工智能人才白皮书》显示,全球AI领域的人才缺口达到百万量级,人才短缺已经成为了制约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和应用落地的一大短板,面对稀缺的人才资源,科技巨头之间拉开人才争夺战,企业与高校通过合作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
对此,本系列盘点了包括谷歌、Facebook、IBM、阿里巴巴、百度、京东、华为、科大讯飞、搜狗、商汤科技等在内的10家中外企业与高校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合作案例,看校企之间如何强强联手,推动AI人才升级。
IBM——麻省理工学院、北京理工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
IBM同中外高校之间的合作一直十分活跃,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崛起和商业落地,IBM开始加强AI领域的校企合作,去年,IBM 与麻省理工大学签署协议,将在未来十年内投资 2.4 亿美元打造 MIT-IBM Waston 人工智能实验室,吸纳来自IBM和麻省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该实验室的知识产权将由双方共同享有,部分技术将应用于 IBM 的产品和服务中。这一合作关系不仅可以联动起MIT的科学家和IBM的研究人员合作,还将促进MIT的AI人才成立AI初创公司来推动技术的产品化和商业化。
在与国内院校合作方面,IBM是最早与教育部签署合作备忘录的跨国企业,在刚刚过去的“2018 IBM THINK 论坛(中国)暨大学教育合作峰会”上,针对教育部提出的“新工科”建设,IBM对外发布了84门精品在线技术课程和115项实验案例教程,技术领域包括人工智能与认知计算、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商务等,并加入信息技术新工科联盟,携手北京理工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10所高校共同筹建了“新工科联盟人工智能与认知计算教育工作委员会”,与高校一起共同推进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创新应用和人才培养。
Facebook-纽约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
Facebook在2013年重新组建了自己的人工智能实验室,并和纽约大学合作建立力于数据科学的新中心,来自纽约大学的博士生可申请到Facebook的人工智能实验室长期实习。2016年底,Facebook专注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的硬件研发实验室与美国17所顶尖院校签订了《赞助学术研究协议》,以推进与高校学术机构之间的项目合作,这些院校包括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等顶尖计算机强校。
随着中国人工智能研发能力的提升,Facebook开始加入中国人才的争夺战中,自2017年,Facebook加大力度吸引中国的人工智能人才,与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知名学府展开合作,共同设计课程计划,吸引更多的国内人才资源。
谷歌-牛津大学
早在2014年,谷歌自收购人工智能初创公司DeepMind后,与牛津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和工程系建立研究合作关系,合作内容包括资金支持、学生实习、联合讲座和工作室等,共享研究成果,分享知识技术。与此同时,谷歌还聘请了来自牛津大学的部分专家学者来帮助开发其DeepMind人工智能系统,其中部分专家仍然保留牛津大学教授的职称,这些来自牛津的专家团队与DeepMind一起研制出了后来的AlphaGo。
与此同时,谷歌也一直与中国院校保持合作关系,2016年,谷歌与教育部签署了教育合作备忘录,推行包括大学生创新训练和双创教育等在内的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17年,谷歌正式宣布成立AI中国中心以吸引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
阿里巴巴-南洋理工大学
随着人工智能不断升温,人才流动频繁,国内科技企业纷纷开始人工智能人才布局,早在2014年,阿里就成立了AI研究机构iDST募集全球顶级科研人才。2017年,阿里宣布启动“NASA”计划,在未来20年组建独立研发部门,建立新的机制体制,储备核心科技。
今年2月,阿里巴巴宣布将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TU)共同建立一所人工智能领域的联合研究机构,专注于开发各种领域的人工智能应用,包括医疗保健,智能家居和城市交通。此次与南洋理工大学的合作是阿里在海外的首个联合研究中心,学术人才是其选择在该地设立中心的基础。
百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
近年来,百度不断强调校企合作,在人工智能领域也开始展开与国内高校的紧密合作,2016年,百度与西安交通大学共建大数据创新人才平台、开设人工智能班,2017年,百度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共同签署“百度-中国科学院大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人工智能等多个科研领域展开合作,合作形式包括科学研究、人才培养、资源共享等方面。
目前,百度已和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签署了合作协议,与高校形成资源共享,加强人工智能人才在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流动。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6月13日立即参评>> 【评选】维科杯·OFweek2025中国工业自动化及数字化行业年度评选
-
6月13日立即参评>> 【评选启动】维科杯·OFweek(第四届)2025汽车行业年度评选
-
6月13日立即参评 >> 【评选启动】维科杯·OFweek 2025(第十届)人工智能行业年度评选
-
7.30-8.1火热报名中>>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
7月31日免费预约>> OFweek 2025具身机器人动力电池技术应用大会
-
即日-2025.8.1立即下载>> 《2024智能制造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蓝皮书》
推荐专题
- 1 【独家深度】2025年中国机器人激光雷达行业市场调研
- 2 人形机器人革命,NVIDIA如何破局?
- 3 《2025机器人+应用与产业链新一轮加速发展蓝皮书》电子版限免下载!
- 4 用信步工控主板,当行业冠军,“天工”机器人马拉松夺冠!
- 5 【展商推荐】意优科技:专注于人形机器人关节模组的研发与生产
- 6 信步科技发布具身智能开发平台HB03,实现机器人“大、小脑融合”
- 7 MOONLIGHT 玄晖成为全球首款获得 CE+ETL双认证的力控型并联机器人
- 8 MiR 发布最新电子书,揭示AMR 革新医院物流全流程
- 9 谁将成为行业榜样?维科杯·OFweek2025中国工业自动化及数字化行业年度评选邀您参与!
- 10 【展商推荐】因时机器人:专注于微型精密运动部件研发制造和伺服控制技术突破创新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