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焊接机器人 喷涂机器人 搬运机器人 装配机器人 切割机器人 其它机器人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猎豹傅盛:VUCA时代来临 从复杂到超级复杂

2018-06-14 14:55
来源: 亿欧网

2018年6月13日,“2018全球智能+新商业峰会”在上海长宁世贸展馆举办。

本次峰会以“AI落地,产业升级”为主题,现场聚集超过5000位AI行业内外人士,共同探讨AI目前面临哪些挑战,当下如何商业落地,未来将会怎样发展等问题。峰会采取“1+8”的组织架构,除了6月13日的“全球AI领袖峰会”外,14-15日将举办包括AI消费产品峰会、智能+新出行峰会、智能+大健康峰会、智能+新金融峰会、AI国际化峰会、智能+教育峰会、智能+新服务峰会、智能+零售峰会在内的8场垂直峰会。

在全球AI领袖峰会上,猎豹移动董事长兼CEO、猎户星空董事长、紫牛基金创始合伙人傅盛发表了《用“跨界思维”做机器人》的演讲。他提到:

1、移动互联网格局战争已经结束,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基础产业,互联网已经成为“传统产业”;

2、VUCA时代来临,从复杂到超级复杂:V易变性、U不确定性、C复杂性、A模糊性;

3、大部分好的企业都不是消失在自己擅长的领域;

4、深度学习是一次技术革命,让机器在某些领域达到人的感知;

5、机器人是一个跨界行业,会是新的蓝海,中国从模式创新必然走向技术创新。

以下为傅盛现场演讲速记:

非常高兴今天有这么多上海朋友们来到会场,我也非常开心地看到今天人工智能、机器人都变成了非常热门的词汇。我开始思考这个命题的时候是在两年多前,当时猎豹刚刚登陆纽交所不久,猎豹移动在过去7、8年的创业中开启了中国APP全球化的序幕,在全球有6亿的月度活跃用户,其中80%来自于海外,现在在美国也有月活超过1千万的用户。

但有一次我和华为余承东交流,他说其实当年国际化也是顶着巨大的压力,但是最后华为国际化带来最大的好处不仅仅是海外的市场,而是全球化的视野,可以看到全球科技、人才的变化。这一点在猎豹身上非常能得到体验,当年在硅谷、以色列建立投资基金的时候就看到了全球技术的变化。所以当时我在思考一个问题,移动互联网后下一个时代是什么?当时我本质上认为移动互联网的格局战争已经基本结束了,会变成基础产业,应该会有新产业的崛起。

所以今天我的主题是《用“跨界思维”做机器人》,后来我慢慢意识到叫跨界融合、新技术、新应用是未来时代最大的机会。

今天有一个非常流行的词汇叫“VUCA时代”,是表示今天时代的四个特征,从复杂到超级复杂。其实VUCA就是四个英语单词的对应:易变性、不确定性、复杂性、模糊性。

今天我们在这个时代每个人都充满了焦虑感,在朋友圈一篇关于焦虑的文章会很快被传播到10万+,“人到中年”、“油腻男的保温杯”等焦虑被大量转发。其实我们不知道未来会怎么走,《人类简史》的作者写了一篇《未来简史》,他在文章中说人类在过去的几千年里从来没有过今天这样的时代,没有人知道未来的30年会发生什么。但在过去几千年的历史里你们基本都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大概这个发生是能预测的,但今天我们不知道未来的10年、30年,作为一家企业可能都不知道未来5年会怎么样。但今天在各行各业都出现了特别多地违背了我们在读书时学到的道理和规律,比如说一个公司要聚焦,但今天看好像所有成功的公司都不那么聚焦。

刚刚我在后台和美团的王慧文聊天说你们的打车业务做的怎么样了,他说挺难的。前几天腾讯投资CEO聚会让程维上去讲如何管理复杂体系,他说这个应该让王兴来讲,因为美团是一个超级复杂的企业。

今天看BAT里哪一家公司都在不断地跨越自己的边界,突破了当年在商业上学习的聚焦理论,在各个领域看上去张牙舞爪,在这种情况下还有抖音的崛起。国外的苹果看上去是手机公司,其实在芯片领域的投资、制造已经非常强悍了。亚马逊就更不用说了,前不久我去西雅图看到了亚马逊的无人商店,看着亚马逊从卖书的企业到运营飞机,亚马逊的云开启了一代新的人机交互的界面,意义长远来看和苹果差不多,让一些完全不需要学习的交互模式用语音可以控制设备变成现实。

我们自己也做了音箱,我们看到中国语音市场成长之快是过去几年所罕见的,所以这是从复杂到超级复杂的时代。

这个时代的特征是人们越来越焦虑,学习心态变的越来越专业。我也是逻辑思维的个人投资人之一,我说你们《得到》那么少的用户却有那么高的营收,其实就是大家的焦虑感,好像不订个专栏就被时代给拉下了,我一年在上面花几千块钱买各种专栏,但我也没有完全听完。以前我们认为是泾渭分明的两个行业,后来发现结合起来才更有效。

我想起一个段子说,广播电台最后会被滴滴打车打掉,因为出租车司机都不听广播了,而是盯着滴滴打车软件抢单。

我跟王慧文刚刚还在聊,一个企业在自己最核心的领域像弹簧一样,当你给他压力的时候,一开始压力非常容易给,促进他的核心申诉的时候他的反抗力是非常强的。后来我们总结出了一个规律,大部分好企业最后都不是消失在他擅长的领域,其实往往是在原来领域越做越好,突然有一天一个新的行业崛起了,于是他没有了。最典型的就像诺基亚、科达这种公司,你会发现行业竞争出现了错综复杂的局面,专业技能丢失也特别快。

今天我也和几个做AI的同事聊,我说AI正在迅速成为劳动力密集型企业,我建议蓝翔技校要赶快开人工智能专业,用更多的数据补充算法,这个效果看着非常明显。小米音箱语音转文字板块,猎户是最后一个加入的,我们用一个月的时间排名快速提升,准确率达到第一。

进化论的核心是我认为思维成长是最重要的改变,后来我突然发现所有中学教育、大学教授绝大多数都是还原论,都是牛顿的机械理论,都是输入一个公式你就知道结果是什么,既然做了A一定会产生B,我们没有本质地理解蝴蝶效应,没有理解生物的多样化,去理解不可预测性这样一些理论。

今天看起来就是这样的,刚刚还和腾讯另一个同事聊,他们说内部竞争太激烈了,今年负责“王者荣耀”项目的人出去就脸上无光了,因为pony都在玩吃鸡。腾讯在很长的时间内形成了一套用内部竞争的方式抵御外部竞争,让多工作室竞争的模式内外竞争完成自我进化。

今天是一个测不准的世界,在测不准的世界里怎么存活?我个人的看法是增加概率论的看法,增加大方向,用大方向的坚定性抵抗小事情的不确定性。所以改变思维是非常非常关键的。

今天我们想要真的重新在新时代存活下去,一定要把过去的思维进行改变。今天的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传统产业,传统这个词一点也不丢人,以前我刚做互联网的时候看到“传统”行业的人心理里都是自豪感,直到有一天我去看年轻的创业者,他说我们这套理论和你们传统的互联网理论是不一样的,你认真听我讲一下。当时想我怎么就变传统了呢?但事实上人类历史上都是这样的,在行业出现的时候总是蓬勃而来带着新特点,彰显出高科技的特征,但等普及以后就变成了传统和高科技的企业。

有一次和VC聊天,他说如果你是用电而不是水磨坊生产面包就是高科技面包房,今天任何一个小团队几个人就能做出一个小App,可以被全世界几十亿人下载,这件事情的技术壁垒已经完全没有了。今天大的BAT平台们所构建的移动互联网的核心战场基本看不到突破的机会,所以已经变成了基础型产业,是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缺乏了真正快速成长新独角兽的机会。

而我自己认为深度学习是一场技术革命,因为我认为第一次能够让机器在某些领域接近人的感知,这一点是非常了不起的。在相当长的时间我们的技术只是在完成重复性、算法性的工作,但深度学习第一次能够让摄象头拍出来的人脸是谁,声音能够听的懂是哪些文字,这个革命带来的普及度是非常巨大的。

我经过了两年的思考,我觉得人工智能应该是一场技术变革的核心,有人讲人工智能是生产力,区块链是生产关系,这个定义我自己还是蛮喜欢的,机器人也是这样的切入点和增长点,当然人工智能会带来各行各业技术的提升,在我看来机器人是被重新定义的行业。

在全世界除了非洲和印度人口红力消失、劳动力不足、老龄化社会、90后不喜欢做体力劳动,都是我们能够看得到非常明确的社会现实。在两年前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想一定要找到一个行业在未来几十年可以持续存在,又可以经过新经济的推动变成我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机器人会成为新的蓝海,中国也必然会从模式创新走向技术创新。

记得我刚在美国接受采访的时候他们就发现一个惊人的事实,美国人对中国人的了解远远不如中国人对美国人的了解。他经常会问你,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是不是因为政府的保护,是不是因为有些特殊的政策,我说正是因为政府不怎么管我们,我们才会成长的如此之快。他们总说你们会抄袭,后来我说你们在移动互联网上已经开始抄袭我们了。必须承认过去30年中国互联网很大程度是摸索美国的模式,但今天技术创新会变成非常核心的主流。

我认为核心的基础技术上也许很难突破像美国制造的技术高地,我们也经常看美国做基因工程、航空、深度学习技术中有相当一部分也是读Google论文,看深度学习的论文才能把这项技术实现起来,但中国最大的优势是跟实际结合做到用户体验的极致。

今天看到深度学习在崛起,技术和产品又有机会的话,要想如果我们能够找出几个行业融合在一起就会产生出巨大的创新能力,而今天的机器人正是这么一个行业,要把互联网应用、用户体验、人工智能、机械制造结合起来,才能做出一个大家在大厅看到的各种机器人反应更好,更能理解你的用途、你的意愿、降低机械制造成本,所以跨界在机器人行业是非常重要的思维体系。

我觉得AI+软件+硬件+服务才能做出好的机器人,最早我也只具备互联网的经验,我并不懂AI也不懂硬件,所以很多人会说你为什么要做这个产品呢?我说既然我意识到我不懂就比我认为我懂要好的多,我就可以请这方面专业的人。

过去两年多花了大量的时间构建AI团队、硬件生产团队,所以我个人又投资了一家公司——猎户星空做真正有用的机器人,今天我们做不到钢铁侠机器人、科幻电影里的机器人,但却有可能真的帮你提供有用的效果。

当时为了能够做好这件事、真正理解跨界而并非只是拿模块封装起来,所以做了全核心的技术产业链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在基础性研发上,做了人脸识别,算法也刷过一些世界冠军的分,然后我们做了人脸检测、人脸识别、跟踪。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今天谈人脸识别,90%左右的准确率都在测试机上完成的,但真正和在实际状况中还是有极大不同的,像手机在逆光时拍出的人都是黑的,更不用说识别人脸了。

所以我们要针对专门的人脸定制化,我们拿过Mega Face2008年的世界冠军,也参加过微软竞赛,但我觉得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某一场景下把技术做到用户可以接受的水平上。

猎豹的打卡系统就是我们自己做的,也给人脸做过黄色和儿童检测,也做了语音识别技术,今天小米小爱同学的TTS是猎户提供的,喜马拉雅的小雅也是猎户提供的,声音不像机器音,有它非常温暖的地方,不是技术活儿而是用户体验。

我们还跟很多内容厂商进行合作,除了语音外还做了室内导航系统,能够多传感器融合,能够在室内进行自主巡逻。我一直认为机器人真正的对手是ipad、手机、低成本获取的智能设备,一定要在体验上有跨越性的超越,比如说能够在室内自己主动地移动,这个移动让你和ipad开始有区别。

我们还专门为机器人研发了麦克风阵列,大家可能会觉得亚马逊没有什么了不起,只是用语音唤醒,但里面做了大量的细节。两三年前我们也有厂商做智能音响,但当时市场不行。去年大家全力以赴做麦克风阵列,把语音唤醒准确率达到90%以上的时候市场开发爆发了,无论是小米、小爱同学包括我们和喜马拉雅合作的小雅,用户覆盖率、好评率都非常高。因为这是老人和孩子可以不通过学习实现的某种指令,所以里面的细节很关键,不是靠细节完成的而是体验本身。

我们在321发布会的时候发布了几款机器人,有我们自己做的也有投资的产品,自己做了豹小秘服务机器人

我觉得产品本身是需要在每个细节上打磨,这款产品大概在7月底会开始量产,已经进入了最后生产线的实测阶段。包括我们还推出了一系列的机器人就不一一介绍了,有可以行动售卖的机器人、孩子的陪伴机器人,还做了一款AI音箱、机械臂。

因为今天机器人是一个全新的行业,涉及到方方面面,我们很难有机会做出一款真正在各个场合得到应用的机器人。

我的思路就是化整为零,把机器人里的零部件做成产品,要尽快地和用户达成交互的体验,知道用户对它是否接受,知道技术是否真正落地,能够通过软件、硬件、AI相结合完成用户体验。

其实不管人工智能也好、机器人也好,概念有多新听起来多火,最后的爆发还是要用户接受,用户接受的核心是超过使用预期、超出体验。过去两年我们做小雅音箱的时候很多人说这个东西只有美国能流行,但今天我们看到大家对全行业智能音箱的预测出货量超过2000万台,是去年的10倍以上。用户在智能音箱这个没有眼睛没有腿的机器人上每天的使用频长可以超过1个小时,看起来用户对这样的产品是喜欢的。

所以当你在一些黑科技上真的能够和用户场景结合,让他觉得这件事情可用的话,非常有机会创造新品类,在时代当中找到新的成长机会。所以自主研发所有链条都是为了产品本身为了让用户喜欢,我们在未来也会尽可能地开放这方面的能力,把语音、视觉、导航、机械臂技术核心向社会开放。希望大家能够一起加入这个行业,用跨界的思维把你们在硬件上的经验、AI上的经验、互联网上的经验、落地场景上的经验真正地结合起来。

所以我觉得这个行业才刚刚开始,我们要做的事情非常多,投入也非常巨大。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能够融合不同行业的技术以及过去的经验给用户做出更好的产品。

谢谢大家!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机器人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