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为中国制造带来哪些改变?
中国制造业会不会因为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技术的注入,进入由量到质的发展阶段?
“人工智能产生于60多年前,随着算法的突破、算力的提升、数据的积累,终于迎来了第三次浪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宋显珠表示,本轮人工智能发展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与应用实践的紧密结合。
紧随技术浪潮,中国官方持续发力。2017年7月,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工信部随后制定《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本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促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
官方提出,在制造、农业、物流、金融、商务、家居等重点行业和领域开展人工智能应用试点示范。
“中国制造业全球规模第一,是全世界唯一一个联合国所有制造业目录中全部都有的国家,但中国制造大多处于工业1.0(机械化)和工业2.0(电气化)阶段”,北京大学教授、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杨学山估计,制造企业达到工业3.0(自动化)的不足10%,因此,人工智能在中国制造向工业4.0(智慧化)迈进的过程中大有可为。
目前,视觉识别、人脸识别、语音识别、深度学习等技术已应用于生产制造。那么人工智能能为制造业带来哪些改变?
华为公司副总裁郑叶来表示,行业AI应用能够提升生产力,优化生产关系,主要应用在三大场景:海量重复场景、专家经验场景、多域协同场景。
例如柔性制造,是多域协同场景,也是制造业未来发展趋势之一。如果想实现柔性制造,即个性化定制,需要面对超高维数据、超大量数据、参数间互相干扰、计算复杂度高等问题。华为与合成纤维企业三联虹普合作的数字化转型项目,就用人工智能来解决上述问题。
浪潮集团董事长兼CEO孙丕恕认为,拓展“智能 ”,就是要为制造业插上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的翅膀,通过人、机、物的互联互通,让来自于生产流程、内部管理和消费市场上的数据动起来、用起来,形成智能决策、指挥,实现管理运营智能化和业务流程自动化,推动企业向高端、个性化、定制化、全面服务化转型发展。
据麦肯锡调查,大规模使用AI或在核心业务采用AI的公司中有30%的用户表示他们已经实现了收入的增长,或提升了产品和服务能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介绍,在2015年AI给中国各行业带来的增速统计中,制造业排在第一位,但目前中国人工智能投资23.4%集中在商业及零售领域,18.3%在自动驾驶,在制造业的不到1%。这主要是因为,制造业的数据采集流程更长、数据的可靠性挑战较大、检验制造业的成果也更难。
华为企业业务中国区总裁蔡英华认为,人工智能落地,一是要和行业、场景结合,二是要有能够把AI推进起来的人才储备。目前,华为已经开始实施一项10亿元人民币投入的人才培养计划。
企业的数字化是智能化的前提。目前,工信部已制定目标,到2020年底推动30万家以上工业企业上云。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陆平表示,加快人工智能落地,应逐步建立完整的产业体系,围绕特定应用场景开发定制AI芯片,还应解决数据孤岛和数据碎片化问题。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4月23日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研华嵌入式核心优势,以Edge AI驱动机器视觉升级
-
4月25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新唐科技2025新品发布会
-
4月30日立即参与 >> 【白皮书】研华机器视觉项目召集令
-
限时免费下载立即下载 >>> 2024“机器人+”行业应用创新发展蓝皮书
-
即日-5.15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安森美Hyperlux™ ID系列引领iToF技术革新
-
7.30-8.1火热报名中>>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推荐专题
- 1 安森美:AMR移动机器人一站式解决方案供应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平地高楼起
- 2 非夕科技亮相ITES:表面处理、装配测试、视觉伺服......自适应机器人带来智造新范式
- 3 重磅 | “维科杯·OFweek 2024中国机器人行业年度评选”入围名单揭晓!
- 4 大咖齐聚,智启新篇 |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圆满收官!
- 5 齐聚鹏城,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与您相约四月!
- 6 高光时刻!“维科杯·OFweek 2024 中国机器人行业年度评选” 获奖榜单发布
- 7 蓝点触控闪耀2025深圳工业展力控技术赋能智能未来
- 8 iEi威强电荣获OFweek2024中国机器人行业年度卓越供应商奖,彰显智造硬实力!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