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换人”浪潮下,最终受苦的还是工人?
近几年以来,“机器换人”这个词一直被推到制造业改革风口上,对于人工劳动力集中型的富士康来说,“机器换人”是头等大事。据早前富士康透露,截至2019年1月,富士康已完成部署4万台自研的“Foxbot”工业机器人,预计在2020年,将生产自动化率做到30%。
随着“机器换人”,越来越多的工人却表示比以前工作更加累,不免让人不解。
很多企业顺着“机器换人”的发展潮流,将机器人强行的塞进工厂运作中,但这种无谓的“机器换人”确实徒增企业和生产工人的压力和一系列问题。
“机器换人”并不意味着提高生产效率
当前很多工厂中,机器人在生产线上仅能做较为普通、简单的工作,比如在电子制造业中较为广泛使用的机械臂,以及搬运货物、物流拣选,亦或者五金行业中的抛光、打磨、焊接、喷涂等等。
这些机器人仅仅替代了这些极为简单的工作,与大势所趋的智能化生产差距甚大。
“机器换人”可能致使工人失业
以富士康的“机器换人”来说,我们可以预估,未来的工厂至少减少将近一半的工人,各制造企业或多或少的工人替代率都将达到百分之二十至三十左右,这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按照当前科技进步,生产力发展的脚步来说,那些较为“落后”的工人也会很正常的被失业。
“机器换人”会“吃掉”工人的工资
“机器换人”也就造成机器人与工人存在着竞争关系,那么,企业在招人的时候,就有了谈工资的砝码。就极有可能出现企业压低工人工资、企业强迫工人在条件恶劣的生产线上继续高强度工作、政府减少社会福利保障等情况。
小结
就当前形势来看,“机器换人”主要要做的是如何将机器人融入工厂,而不是强行塞进工厂,如何协调机器人与工人之间的关系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4月29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1人工智能在线大会暨展览会
-
5月15日限时下载>> 【精选白皮书】AI赋能智能制造,嵌入式软件开发革新助力工业自动化转型
-
5月27日立即报名>> 【风河在线研讨会】嵌入式devops数字孪生仿真实践
-
6月9-11日>>立即报名 CTIS消费者科技及创新展览会
-
6.29--7.1立即预约>> 【免费领门票】华南国际工业博览会
-
9月28-30日火热报名>>> 2021中国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峰会暨工业自动化及数字化行业年度评选颁奖典礼
推荐专题
- 机器人调试工程师 昂华(上海)自动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机器人工程师 南京汇翔自动化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 机器人磨削助理工程师 圣戈班研发(上海)有限公司
- 机器人及电气销售经理 三迪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机器人应用工程师 深圳市利华美科技有限公司
- 销售顾问(硬件机器人) 广州市申迪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 机器人算法和控制工程师 亿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工业机器人技术工程师 爱普生(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 机器人仿真模拟工程师 上海涵祺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机器人调试工程师 杜瑞博机器人(武汉)有限公司
- DQE经理 广东省/深圳市
- 业务员 广东省/深圳市
- 业务经理 广东省/深圳市
- 电子工程师 广东省/深圳市
- 嵌入式/单片机软件工程师 广东省/深圳市
- 嵌入式软件工程师(ARM) 山东省/潍坊市
- 光学工程师 山东省/潍坊市
- Linux嵌入式软件工程师 浙江省/杭州市
- 研发项目经理 浙江省/杭州市
- CTO 浙江省/杭州市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