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攻坚战如火如荼:明年我国将建成50家AI学院
如今,人工智能正在深刻影响我们的生产与生活,其给全球带来的巨大变革,正督促着各国对人工智能产业加大发力。近年来,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主要经济体已经将人工智能上升到了战略层面,同时谷歌、脸书、百度等巨头企业也将人工智能视为了未来的战略核心。
在此局面下,社会、企业对于人工智能人才的需求迎来了迅速暴涨,人才短缺局面日益严重。而这一点表现在我国格外显著,据有关数据显示,当前我国人工智能人才缺口高达500余万,预计到2050年将翻倍接近1000万。由于国内人才培养的体系极度不完善,单靠海外引进人才已经无法填补巨大空缺。
鉴于此,我国开始将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计划搬上日程。日前,教育部印发通知公布了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人工智能专业被正式列入到新增审批本科专业名单之中,获得专业代码080717T,以及学位授予门类工学。这代表着人工智能正式纳入国内高校本科专业,相关人才培养迈入正轨。
同时2018年,国家教育部还特别印发了《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并启动中国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国际培养计划,在人工智能核心关键技术创新、多层次人才培养、国际交流合作、人工智能成果转化等方面做出了详细规划。其中,对人才培养所需的教材建设、专业设计、师资力量和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尤为看重。
受到教育部的政策推动,当前将人工智能纳入本科专业,不失为一项解决人才短缺问题的有益尝试。但值得注意的是,在AI人才紧缺、智能化趋势等因素的推动下,相比于人工智能专业建设,我国多数高校其实更愿意为此设立一个独立的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在16日上午举办的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开幕现场,教育部长陈宝生曾提到,我国将在2020年底前启动建设10个以上“智慧教育示范区”。同时,计划到2020年建立50家人工智能学院、研究院或交叉研究中心,培育人工智能创新研究团队和专门高级人才。
陈宝生透露,中国正努力为人工智能和智能教育提供多层次的人才培养,尝试着在大中小学各学段、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终身教育各类型融入智能教育的理念、知识和方法。其中在大学阶段,布局人工智能相关的学科、专业体系,探索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强化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
而根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9年1月底,我国设立独立人工智能学院的高校已经达到了38所,全面覆盖本科、研究生阶段。距离《人工智能行动计划》所设定的“2020年建设50家人工智能学院、研究院或交叉研究中心”目标已经渐趋渐近。
不过,在大力建设人工智能专业、学院,完善智能人才培养体系,推动专业人才发展的的同时,我国同样还需要关注人工智能对教育带来的问题与挑战,比如人机关系的伦理问题、个人隐私的滥用危机,以及新技术应用的数字鸿沟等。这些问题如果不能提前得到有效解决,那么设立人工智能专业和学院也只是空有形式,搭建出来的“空中楼阁”除了好看之外别无实用。
因此,针对如何走好人工智能专业和学院建成之后的“未来之路”,国内专家认为还需要秉持积极审慎的态度。教育部长曾表示,未来智能教育发展要走普及之路、融合之路、变革之路和创新之路。面对时代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目前中国正在组织研制《中国智能教育发展方案》,为未来发展之路出谋划策。
当前,人社部等3部门已经将人工智能相关职位列为13大新职业之一,35所国内高校也在积极将人工智能纳入本科专业,同时国内设立人工智能学院的数量也已经距离2020年目标相去不远。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举措最终能够为人工智能人才的发展注入动能,让复合型、专业型人才成为我国的常备资源,成为我国抢占高点、打赢人才攻坚战的中坚力量。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推荐专题
- 1 【独家深度】2025年中国机器人激光雷达行业市场调研
- 2 人形机器人革命,NVIDIA如何破局?
- 3 《2025机器人+应用与产业链新一轮加速发展蓝皮书》电子版限免下载!
- 4 用信步工控主板,当行业冠军,“天工”机器人马拉松夺冠!
- 5 信步科技发布具身智能开发平台HB03,实现机器人“大、小脑融合”
- 6 MOONLIGHT 玄晖成为全球首款获得 CE+ETL双认证的力控型并联机器人
- 7 【展商推荐】意优科技:专注于人形机器人关节模组的研发与生产
- 8 纤尘不染|新时达众为兴洁净型SCARA机器人新品重磅发布
- 9 MiR 发布最新电子书,揭示AMR 革新医院物流全流程
- 10 智同科技举行总部基地奠基仪式:以匠心筑基,与时代同行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