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人工智能和多传感器技术打造农业机器人,助力农业智能化转型
随着农作物的种植以及收割采摘全程机械化趋势不断发展,中高端农机智能产品将迎来市场机会,尤其是智能农机的推广和应用,将会帮助农机企业扩大新的市场与高峰期。当农业机械足够智能,农民将不再需要面朝黄土背朝天,而是面对着电脑或手机终端,控制机械完成农业生产。那时,农民这一职业也许会像现在的“程序农”一样,成为新一代的潮流工种。
苏州博田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州博田”)团队来自于农业大学农业机器人研发中心,先后开发出果蔬采摘机器人、锄草机器人、设施农业机器人、植保机器人等智能农机装备,多项产品填补国内空白,并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广泛应用。苏州博田创始人兼CEO李伟为中国农业大学博士,她提到,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农业集约化产业模式的发展,农民将成为一个新型职业,中国农业对于智能农机技术是刚性需求,农业智能化、信息化是中国农业补短板的必由之路。
本文文章插图来源于苏州博田
苏州博田的果蔬采摘机器人融合人工智能和多传感器技术,采用基于深度学习的视觉算法,引导机械手臂完成识别、定位、抓取、切割、放置任务的高度协同自动化系统,采摘成功率可达90%以上,可解决自然条件下的果蔬选择性收获难题。据李伟博士介绍,果蔬采摘机器人具备以下几大特点:
1)果实精准采收:双目立体视觉精准判别可采摘果蔬的大小、颜色、形状、成熟度和采摘位置定位;轻巧型多自由度机械臂,轻松完成路径规划、采摘和放篮多个任务;柔性采摘手通过自适应控制完成果蔬采摘位置抓取,不伤果;按照作物商品性特点,采用按个、按串或采收包装一体化等多种采收方式。
2)环境智能感知与自主避障:环360°雷达通过不间断扫描,可预先探测作业环境和障碍物信息,并根据所处环境及时调整行走策略,实现自主避障。
3)多地形作业与导航:针对农业地形和材质的多样性,提供履带式、轮式或轨道式多种行走系统和驱动方式满足不同场景要求;搭载视觉、激光或磁感应传感器完成路径规划和导航;辅以动力匹配、结构优化,轻松完成爬坡越障。
4)农机农艺融合新模式:围绕选择性收获,结合作物品种,栽培模式和机器人的交互方式,构建针对作物的智慧栽培系统。
谈及行业痛点,李伟博士告诉创业邦,现行市场上最大的痛点就是使用者能力的欠缺,在农业生产上,有知识文化的务农人员占据的比例相对较少,但市场需求从未减弱,机器操作起来稍微有些难度,所以苏州博田也在开展“傻瓜式机器人”研究。目前该团队具有专利技术百余项,处于国内农业机器人的领先地位。
据了解,苏州博田已打造千万级产值,对于收费模式也采用直接售卖机器人的盈利方式,李伟博士将用户画像分为两类且对应不同类型产品,一种为标配型:适用于现代农业园区或科技农业园区、标准化温室种植、农业培训类机构;另一种为增配型:适用于科技场馆、涉农大中专及以上院校及科研院所。对于未来规划,李伟博士称,“我们将持续深耕智能农业行业,夯实基础,立足于农业智能装备的高端市场”。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苏州博田在现有农业喷雾机器人的基础上快速改良出高效环卫消毒机器人,针对开放环境消杀,改进产品喷雾功能,开发出“智能高效环卫消毒机器人”,快速完成智能喷雾机器人调试升级,分别捐赠给苏州市红十字会指定接收单位和公羊基金会驰援湖北疫区。据介绍,使用博田捐赠的智能喷雾机器人,一台机器可以代替20个人工,每小时消杀四万平米区域,大大提高作业效率,省时省力效果好,也降低了工作人员的感染风险。
目前,苏州博田团队主要以高科技研发为主,核心团队融合知名教授、高水平博士和行业企业家。苏州博田创始人兼CEO李伟为知名智能农业装备和农业机器人领域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荣获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引进人才”和苏州工业园区科技领军人才等称号。苏州博田初创时期获元禾控股数百万元天使投资,李伟博士透露,下一轮融资在计划中。
作者:王志臣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6月13日立即参评>> 【评选】维科杯·OFweek2025中国工业自动化及数字化行业年度评选
-
6月13日立即参评>> 【评选启动】维科杯·OFweek(第四届)2025汽车行业年度评选
-
6月13日立即参评 >> 【评选启动】维科杯·OFweek 2025(第十届)人工智能行业年度评选
-
7.30-8.1火热报名中>>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
7月31日免费预约>> OFweek 2025具身机器人动力电池技术应用大会
-
即日-2025.8.1立即下载>> 《2024智能制造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蓝皮书》
推荐专题
- 1 人形机器人革命,NVIDIA如何破局?
- 2 《2025机器人+应用与产业链新一轮加速发展蓝皮书》电子版限免下载!
- 3 【展商推荐】意优科技:专注于人形机器人关节模组的研发与生产
- 4 用信步工控主板,当行业冠军,“天工”机器人马拉松夺冠!
- 5 MOONLIGHT 玄晖成为全球首款获得 CE+ETL双认证的力控型并联机器人
- 6 MiR 发布最新电子书,揭示AMR 革新医院物流全流程
- 7 谁将成为行业榜样?维科杯·OFweek2025中国工业自动化及数字化行业年度评选邀您参与!
- 8 【展商推荐】因时机器人:专注于微型精密运动部件研发制造和伺服控制技术突破创新
- 9 【展商推荐】意优科技:专注人形机器人关节模组的研发与生产
- 10 市占率超70%领跑人形机器人赛道!国产六维力传感器突围 获智元/小米等头部客户批量应用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