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焊接机器人 喷涂机器人 搬运机器人 装配机器人 切割机器人 其它机器人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深圳抗疫战事:机器人独角兽的20天冲锋战!

2020-03-16 11:36
来源: 动点科技

“这个项目太紧急了,能不能特殊申请让我到岗?”

2月5日,深圳优必选科技接到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抗击疫情的号召,一线医护人员工作压力大,急需科技力量辅助对患者体温排查和接诊治疗。

此时,身在广州的优必选科技研究院高级产品经理谢琨为了能尽快开始机器人防疫功能的测试,向公司应急管理委员会提出了特批申请,要求到岗进行防疫机器人的紧急研发和测试。

这样的申请在全国近两个月的疫情防控工作中绝不止出现过一次,从深圳到北京中关村,国内各领域科技公司纷纷集中技术力量,迅速研发抗疫黑科技产品驰援抗疫一线。机器人大军成为其中一抹靓丽的风景,消毒机器人、送药机器人、远程问诊机器人……各类适用于疫情防控的智能服务机器人都加入到抗疫一线,优必选科技这家深圳的机器人独角兽是其中典型代表。

接到深圳唯一新冠病毒肺炎患者收治医院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的号召后,优必选科技紧急成立了“疫情应急技术攻关小组”,火速调集了150人左右的团队线上线下协调配合研发防疫机器人。2月6日,优必选科技副总裁兼CEO顾问王勇在线上发起了视频会议,与高级产品解决方案专家劳佩锋负责的解决方案小组,紧急商讨了复工研发工作的安排。但出于疫情期间交通限制和安全考虑,除了负责硬件调试的20多人不得不层层申请到现场测试外,其余8成以上的员工都开始远程线上配合,协调疫情应急攻关工作。最终,2月26日,三款防疫机器人在深圳三院部署完成。

在这个特殊时期,这家深圳机器人独角兽的冲锋团队拉开了一场持续20天左右的抗疫战,他们也成为“深圳抗疫战事”中的一股新锐力量,从现场调研到实地部署,如何在短时间内将原有产品进行改造升级,并将整套卫生防疫智能服务机器人解决方案应用到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通过深度采访对话,我们还原了个中经历和努力。

养兵千日的中国科技力量 机器人大军抗疫各显神通

从今年春节开始,全国各地越来越多的机器人开始投入疫情防控工作。

从疫情爆发的现实情况看,医护人员一开始是远远不够的,同时充满了被感染的风险。但机器人从远程问诊、消毒、送药各个环节介入,可以为医护人员分担工作,也能保护医护人员和病人,这正是机器人的用武之地。

使用机器人消毒能做到人机分离,1月28日开始,消毒机器人已经在武汉疫情中心的武汉协和医院、武汉中心医院等6家医院及上海仁济,肺科医院、中山医院、华山医院、温州六院等最前线战场进行7*24小时不间断使用。

使用机器人送药避免了医护人员和病患的过多接触,除了查房和必要的问诊环节,机器人可以代替医护人员完成简单的配送工作,最大程度的降低感染风险。

抗疫工作最艰苦的阶段,国内多家机器人企业向疫区提供了可供使用的医疗机器人,通过远程问诊配合医生的专业医学判断加快诊断效率。

另一方面,疫情爆发阶段,大规模的摸底排查成为了防控工作的重点。为提高疫情排查效率,北京、浙江、吉林、湖北等22个省市都使用了电话机器人助力排查任务,据相关技术公司统计数据显示,电话机器人的单日呼叫量是人工的100倍以上。

战斗号角吹响后的技术考验,优必选科技紧急技术攻坚

公司应急管理委员会批准了谢琨的特殊申请通过后,谢琨回到了公司,但是他来不及和“久别重逢”的同事寒暄,就立即带领驻深员工投入了防疫机器人研发项目中。

为了最大限度的保证安全,团队成员只能在自己工位附近的有限空间活动。时间紧、任务重,谢琨和几名组员就像长在了自己的工位上一样,不停的设计算法、测试硬件。

防疫机器人研发对优必选科技来说也是一个从未接触过的全新项目,这对产品中心和研究院来说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其中需要考虑到的需求和技术都是相对陌生的。

2月12日,为了对医院需求作出针对性设计,王勇带着疫情应急技术攻关小组到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了实地调研。

通过与一线医护人员的交流,王勇了解到,他们最初为防疫机器人设计的功能太多了,医院场景中最重要的就是发热检测能力。

明确了一线需求后,谢琨所在的研究院与劳佩锋领导的产品团队紧急调整方案,减少了医护人员暂不需要的功能,确定了在原有机器人上增加测温、消杀等功能的设计,并开始部署测试,优必选科技应急技术攻关小组正式进入了全员备战状态。

其中有个很现实的困难是,必要的红外测温器件在特殊时期受到国家管控,被工信部纳入疫情控制重点物资,只有指定企业和渠道才能拿到分配产品。而优必选科技这样的机器人公司并不在工信部的分配名单中,产品团队拿不到样品,只能看着图纸上的参数先做设计。

供应链企业不能如期复产,生产配件迟迟无法到位,市面上红外测温器件的价格甚至上涨了10倍之多。最后,采购部门调用了各种资源,与三四家供应商取得联系拿到一部分库存的红外摄像头,再加上其他配件一起集中到防疫机器人的研发生产上。

防疫机器人技术工程师回忆起这场紧急技术攻坚战时不禁感叹,“我们遇到的主要挑战是实验场景和实际应用场景差别很大,背光可能会造成测温不准,阳光直射到热成像镜头也会影响测温精度,经过无数次的测试,不断改进核心算法,我们最后通过WDR算法解决了背光问题,又通过调整相机保护外壳减少了阳光直射的影响。”“AIMBOT(智巡士)原本是没有消杀功能的,2月22日进行消杀功能最终调试时,整个产品小组、项目小组、软件工程师小组多个部门的同事早上9点就都赶到公司了,本以为一上午就能搞定的测试却因为软件调试方面的问题反复调整了十几个小时,最后AIMBOT(智巡士)突然喷出水,喷的我们满脸是水的时候,我们都从心底感到开心。”AIMBOT(智巡士)产品部技术专家黄高波回忆起研发难忘瞬间时说到。整个应急技术攻关小组的150多人中,前期只有负责硬件测试的20几人能在线下进行密切配合,其余团队成员只能通过线上交流的方式讨论,解决方案的前期概要设计和计划都是在家里通过频繁的会议完成的。随着疫情得到控制,公司开始逐步恢复现场办公,应急技术攻关小组的成员才慢慢集中起来。

一线需求紧急,再加上供应链受影响,防疫机器人部署经历了关键器件缺货、关键技术突破难、团队人员线上线下协调难等重重困难。最终,优必选科技在2月25日和26日完成了防疫机器人在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的部署。

在最危险的地方发挥作用,防疫机器人部署深圳“小汤山”

紧急研发任务的最终目的是将防疫机器人产品迅速投入到实际可用的场景中去。优必选科技向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派出了专门的防疫机器人交付小组,带着三大防疫机器人ATRIS(安巡士)、AIMBOT(智巡士)和Cruzr(克鲁泽)来到了深圳防疫一线,进行部署使用,不妨来看这三类机器人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太热了,出来放风几分钟浑身就湿透了,深圳这种天气眼镜都起雾了。”负责协助向医院发热门诊交付防疫机器人的技术工程师郭鑫说出了他人生第一次穿防护服的体验。

防护服非常厚重,穿脱一次也非常麻烦,为了把所有时间都挤出来抓紧在实地测试防疫机器人,优必选机器人交付小组的成员基本上每天都是这种“全副武装”的状态。

紧张的设备调试后,室内测温巡检机器人AIMBOT(智巡士)、室外智能防疫机器人ATRIS(安巡士)和医疗咨询机器人Cruzr(克鲁泽)已经在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上岗,优必选科技的技术工程师将防疫机器人的操作机器人也教给了医护人员。其中AIMBOT(智巡士)作为排头兵负责发热门诊的测温、消杀工作, ATRIS(安巡士)负责守在普通门诊入口为来往行人测温并监测口罩佩戴情况,Cruzr(克鲁泽)则成为了门诊大厅导诊台的“小护士”承担了远程问诊咨询的工作。谈到实际应用效果,优必选科技的研发小组提到了一个令他们感到骄傲的案例,此次在深圳三院部署的室外智能防疫机器人ATRIS(安巡士),在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上岗的第一天,就成功检测到了一名体温异常者,并及时将异常信息传送给了医护人员,将疑似患者送到了发热门诊进一步观察。

深圳三院发热门诊主任刘粤对机器人在医院发挥的作用印象深刻,“医护人员需要为来到门诊的每一位病人测体温,有了机器人一分钟可以监测200多个人的体温,极大地提升了我们的工作方式和效率,也保护了医护人员,降低感染风险。人工智能机器人在防控疫情一线上岗后,不仅可以为医护人员分担工作压力,在防护设备紧缺的困难时期,还可以减少防护设备的消耗。”

最近几年,在资本推动和产业利好的大背景下,优必选科技的产品扩张速度很快,几年间已经推出了包括AI教育、公共安全、党建及政务、商用服务、机房运维等应用场景多品类的服务机器人,这也是这次抗议战中能够做到灵活“调兵遣将”的基础。

在医院“战场”的另一边,其实早在2月初,优必选科技的5G机器人义警“黄田田”就已经在深圳鹤洲检查站当起了义警,为减少检查站警员与来往司机交叉感染的可能,“黄田田”24小时执勤提醒司机扫码登记,能节省4名警力。

另一款名为“建国”的机器人则是优必选科技与公安部第一研究所联合研发的警用巡视机器人,它的主要任务是在深圳高速公路重点区域巡逻。同时,建国可以进行人车识别、置前提示疏导、与指挥中心快速联动。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的就是,优必选科技这三款智能防疫机器人的前身其实是负责公共安全、机房运维和党建政务服务等领域的。

这次“抗疫大变身”,也是服务机器人细分领域拓展的一次全新尝试。

机器人深入一线,三大方面切入疫情防控

这次疫情防控中,机器人发挥的作用得到认可,在一线承担消毒、导诊、异常筛查的工作,在后方为大量的测温排查工作提高效率。经历过疫情考验的服务机器人在技术功能和交互能力上都有了很大提升,也为未来的市场应用衍生出了更多可能的应用场景。除了前述优必选团队攻坚冲锋战中的机器人身影。目前,优必选科技的卫生防疫智能服务机器人解决方案,已经覆盖了从大范围的筛查监控到定点测温巡逻再到医疗问询导诊,形成了机器人防疫工作闭环。具体是怎样在其岗,谋其职的呢?要从三大场景说起。

1.室内体温检测与消杀

针对人员流动性大的室内环境,优必选科技推出了室内测温巡检机器人AIMBOT(智巡士)。

优必选科技研究院视觉算法工程师曾钰胜特别提到了他们在口罩识别算法上做的提升,为了提高识别效率,曾钰胜和他的组员在“没有戴好口罩”、同一人多次检测等细节问题上做了很多优化,还首次加入了人脸跟踪技术。

据了解,优必选科技的体温监测技术支持同时监测15人的体温。可在2.5米至3.5米的距离非接触测温,测温精度≤±0.3℃,效率可达人工测温的20倍以上。

2.室外疫情管控与消杀

曾钰胜同组的顾在旺主要负责防疫机器人的体温测试功能,他说:“红外相机温度的读取会出现和人体的实际温度不一样的情况,需要很多时间调整,医疗场景下人体测温误差需要控制在±0.3℃,我们只能通过人为的测温去拟合实际场景的测温,调整优化我们的算法。”

“小坦克”ATRIS(安巡士)是室外智能防疫机器人,据了解,这三款防疫机器人可以同时对多人进行体温信息和口罩佩戴情况识别,能执行定时自动巡回消杀任务,还可以24小时进行防疫宣传语音播报和实现人流密度监测。

3.宣传与导诊

防疫机器人的研发不是一个部门的“独角戏”,需要多部门协调配合。优必选科技研究院自然语言处理算法工程师胡智杰在2月6日接到要在2月14日之前完成所有疫情智能问答提测上线的任务后,针对防疫机器人问答数据精确回答进行了算法升级。

与ATRIS(安巡士)和AIMBOT(智巡士)一样,宣传导诊机器人Cruzr(克鲁泽)也能快速甄别行人口罩佩戴的情况,并实时发出友好提示,遇到异常情况还能迅速与后台联系,触发联动预警。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咨询导诊的人员有疑问需要进一步咨询医护人员,还可通过Cruzr(克鲁泽)的视频远程功能咨询值班医生,进行在线视频诊断。

机器人的移动能力是提高服务效率的重要指标,优必选科技的工程师还在卫生防疫机器人上使用了自研的U-SLAM立体导航技术,支持机器人自主设定巡逻、监测和消毒的路线,实现厘米级的精准定位导航。

据了解,这三款防疫机器人已有几十个合作伙伴发出了合作需求,不止中国,还有新加坡、泰国、韩国等地的企业。

机器人助力抗疫战,填补需求空白

服务机器人市场不缺应用场景,缺少的是能发现需求点、填补需求空白的产品。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中,防疫相关的新功能是以往的服务机器人所不具备的。优必选科技不得不从零开始为机器人添加新功能,这不仅仅是多安装一个配件那么简单,涉及了多项算法的升级和软硬件配合的测试。

“经历过疫情考验的服务机器人在技术功能和交互能力上都有了很大提升,也为未来的市场应用衍生出了更多可能的应用场景”,劳佩锋回顾这段经历时说。“对智能服务机器人市场来说,缺少的就是这种完整的服务。服务机器人要发展,就不能只盯着一个功能、一项应用一条道走到黑,只有立足当下不断创新,才能拓展更多应用场景”。

此外我们也能看到,机器人巡逻监控、安防保卫的需求不会在疫情结束后就消失,反而会让大众对无接触服务和远程监控管理有更深刻的认识。

机器人实时宣传和24小时监控的能力同样可以应用在其他服务场景中,比如交通枢纽、商业园区、企事业单位等。校园安全登记、学生校园活动安全防护、商场促销宣传、实时安保巡逻等方面都将产生广泛的应用需求。

结语:科技筑起保卫生命的安全防线

疫情还没有结束,战备状态还没有解除,优必选科技团队在这个意外的战场,冲锋陷阵的行动证明了中国科技企业的担当和价值。对优必选这家深圳起家的机器人独角兽,通过这场20天冲锋战,足以证明中国科技力量也是“能打胜战”的国之重器。

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以AI代表的科学技术成为这场战役的有力“武器”。也反向催化了科技行业和AI技术的发展。也加速了AI为各行业赋能,助力产业实现智能转型的步伐。

国家高层在视察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科研攻关工作时提出,要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科技,拿出更多硬核产品,为维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国家战略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未来,相信AI机器人将更多地参与到公共事件、公共安全、城市运行、医疗康养等领域,协助甚至替代人类去做危险性的工作,真正实现“让智能机器人走进千家万户,让人类的生活方式变得更加便捷化、智能化、人性化”的使命。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机器人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