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机器人为什么要分本体厂商和系统集成商
工业机器人产业链中,为什么还会细分出本体制造商和系统集成商?两者都有哪些区别?今天我们来谈谈这个问题。
1、产业链不同
机器人本体厂商主要是生产机器人本体,负责机器人关键零部件生产、控制算法、开发环境设计等工作。
但机器人不能直接投入使用,还需要与视觉、力觉等各种传感器,流水线、机床等各种关联设备配合使用,这就是集成商需要完成的工作。
2、技术壁垒不一样
机器人本体制造处处都有技术壁垒存在,如减速机、伺服电机、控制器等核心部件,都需要有深厚的技术积累;这让系统集成企业很难入局机器人本体制造领域。
3、产业链效益不同
本体制造需要深厚技术积累,掌握核心话语权,拥有产品定价权,掌握较多利润空间。
而系统集成性价比不高,很多技术都已经由本体厂商完成,附加价值较低,利润空间有限,因此,本体制造商愿意将这部分利润让出来,由专注系统集成的公司来执行。
最重要的是,系统集成个性化太强,机器人本体制造商不愿意消耗太多精力。如不同的场景,对机器人的功能都要重新设定与开发,尤其是3C领域,每生产一款产品,机器人都要做相应设定,极为麻烦,所以我们看到工业机器人在更规范化操作的汽车领域应用最多。
另外,机器人只是系统集成的一部分,还会涉及其他自动化设备、软件等要素,也让机器人本体制造商不愿意涉足集成行业。
基于如上3个原因,机器人本体制造商与系统集成形成了产业链分工,相互配合、相互成就、相互促进。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4日1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
泰科电子立即查看>> 创新的工业机器人解决方案
-
4月23日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研华嵌入式核心优势,以Edge AI驱动机器视觉升级
-
4月25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新唐科技2025新品发布会
-
4月30日立即参与 >> 【白皮书】研华机器视觉项目召集令
-
限时免费下载立即下载 >>> 2024“机器人+”行业应用创新发展蓝皮书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