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领先:新时达工业机器人密度已达1080台/万人
2020年12月22日,布局3年的新时达上海机器人智能工厂正式投产,这是上海市首批20家智能工厂之一,该项目总投资约6.9亿元,于2017年8月开工建设,历时2年4个月落成,占地4.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54万平方米。
该基地着力于打造一个专业化、规模化、智能化的机器人及关键零部件与运动控制系统产品制造基地,于2020年初开始安装机器人制造机器人的智能产线,计划建成国内一流的机器人研发中心,具有年产能六轴工业机器人万台(套)以及机器人柔性工作站500套生产能力,年产值预计15亿元。
图片来源:OFweek维科网
当下,扩产已成为各主要机器人企业的重点工作,“四大家族”、拓斯达、配天机器人、哈工智能、勃肯特、川崎重工等无一不在筹划新基地。其中新时达和新松则是本土品牌的扩产领航者。
与众多企业的扩产计划有所不同的是,新时达上海嘉定工厂采用的是机器人生产机器人的全自动化生产线,这是继发那科之后,全球少有用机器人生产机器人的全自动化生产基地。
该基地目前共有3条生产线,其中一条为小负载机器人自动生产线,该产线基于制造企业生产过程执行管理系统(MES)和仓库管理系统(WMS)等管理平台,实现了对机器人的统一管理与控制,进而实现机器人生产机器人的批量制造,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图片来源:OFweek维科网
在“机器人制造机器人”战略驱动下,全面提升了新时达集团的机器人密度,目前已达到了惊人的1080台/万名工人的水平,该密度不仅远高于我国187台/万人的平均水平,也远高于我国机器人密度最高的汽车制造行业(938台/万人)水平,即便与发达国家工业机器人高密度应用行业相比,也具有相当优势。
在该产线中,除了固定机位的工业机器人,同时搭建了国内首个CAVE虚拟调试实验室、AGV智慧物流体系等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系统,实现了工厂的整体智能化生产,2万多平方米的厂房中,只需要5名工人,就可以实现生产。
从投产至今已历时3个月,工业机器人在新时达工厂里有极佳表现,生产合格率达到99.4%,用工量下降80%,单位面积生产效率提升30%。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4月29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1人工智能在线大会暨展览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OFweek 2021(第十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暨年度评选颁奖典礼
-
5月15日限时下载>> 【精选白皮书】AI赋能智能制造,嵌入式软件开发革新助力工业自动化转型
-
6月9-11日>>立即报名 CTIS消费者科技及创新展览会
-
6.29--7.1立即预约>> 【免费领门票】华南国际工业博览会
-
9月28-30日立即报名>> 2021 全球数字经济产业大会
推荐专题
- 机器人系统集成项目经理 三迪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机器人调试工程师 上海爱仕达机器人有限公司
- 机器人工程师(大朗) 广东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 (台籍)机器人应用工程师 万盟特工业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机器人应用工程师 中科天工(武汉)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机器人销售工程师(急招) 武汉优力克自动化系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机器人应用工程师 上海鸾集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工业机器人技术工程师 爱普生(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 机器人控制算法工程师 深圳市奇诺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机器人调试工程师 杜瑞博机器人(武汉)有限公司
- DQE经理 广东省/深圳市
- 业务员 广东省/深圳市
- 业务经理 广东省/深圳市
- 电子工程师 广东省/深圳市
- 嵌入式/单片机软件工程师 广东省/深圳市
- 嵌入式软件工程师(ARM) 山东省/潍坊市
- 光学工程师 山东省/潍坊市
- Linux嵌入式软件工程师 浙江省/杭州市
- 研发项目经理 浙江省/杭州市
- CTO 浙江省/杭州市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