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工业机器人产能扩张看国内外厂商如何博弈
国内市场空间广阔,四大家族加大国内产能建设
2015年以来四大家族在国内加速扩产:ABB投资1.5亿美元在上海建设机器人超级工厂,并计划于2021年底投入运营,最高年产能达 10万台。
发那科投资1亿元建设生产基地, 到2020年实现年产能约 4万台,此外投资15.8亿元建造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基地“超级智能工厂”,预计到2023年实现月产能约1.1万台。
安川与长盈精密成立合资公司,计划到2021年实现年产能约1万台。
库卡上海第二家工厂和佛山工厂逐步投产,截至2020年,上海和佛山两个工厂最高年产能约达5万台,此外库卡投资建设佛山二期工程,预计2024年完工后可实现年产能10万台。
国内供应商加速扩产,产销实现高增长
2015年以来国内主要工业机器人供应商不断加速扩产,以应对与海外企业的激烈竟争。目前埃斯顿在九龙湖厂区一期机器人生产线年产能已达9000台,此外埃斯顿投资10亿元建设的智能工厂即将完工,投产后可实现产能约1.5万台。
埃夫特实际生产各类机器人约 2000台,此外公司将于2021年集资建设“标注化焊接机器人工作站产业化项目”,达产后公司年产能将新增约5000台焊接机器人;新时达多家工厂投产可实现年产能2万台,以及机器人柔性工作站 500套,年产值预计15亿元。
拓斯达实际产能达1.2万台,预计江苏基地于今年9月底竣工验收并交付使用,此外公司投资33亿元建设东莞拓斯达智能设备总部基地,用于工业机器人、注塑装备、CNC设备等智能制造高端装备的研发和制造,预计达产后实现年产值约70亿元。
截至2020年,国内主要供应商实现年产能约4万台,预计2025年实现年产能超25万台。
(图片来源:OFweek维科网)
国内工业机器人产量逐年提升,销量实现波动上行。2015-2020 年,国内工业机器人产量由2015年的3.3万台提升至2020年的23.7 万台,CAGR达48.3%;销量由2015年的6.9万台提升至2020年约 17 万台,CAGR达19.8%。2015-2017年,国内工业机器人销量由6.9万台增加至15.6万台,CAGR达50.4%,实现快速增长,主要由于政策补贴的密集出台以及自动化产品价格的下降,下游汽车、3C等产业自动化市场快速增长。
2018-2019年,国内工业机器人销量增速相对放缓,于2018年达到增速最低点-1.4%,主要因为政策补贴的大幅减少以及贸易摩擦的影响,下游需求持续低迷;2020下半年以来,受益于制造业的回暖和产业升级,国内工业机器人行业景气度持续回暖,全年实现产销分别为23.7万和17万台,同比分别增长约27%和21%。
工业机器人国产替代加速,龙头增速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2011-2020年,国内工业机器人销量由2.3万台提升至约17万台,CAGR达25.1%;其中国产工业机器人销量由约800台增加至约5万台,CAGR达58.3%,高于国内整体销量增速约33个百分点;同期市场渗透率由3.5%提升至29%,上升25.5个百分点。2016-2020 年,埃斯顿工业机器人销量由约1000台增加至约6000台,CAGR达56.5%,同期复合增速优于行业约41个百分点,市场渗透率由约1%提升至4%,增长约3个百分点。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推荐专题
- 1 【独家深度】2025年中国机器人激光雷达行业市场调研
- 2 人形机器人革命,NVIDIA如何破局?
- 3 《2025机器人+应用与产业链新一轮加速发展蓝皮书》电子版限免下载!
- 4 MOONLIGHT 玄晖成为全球首款获得 CE+ETL双认证的力控型并联机器人
- 5 信步科技发布具身智能开发平台HB03,实现机器人“大、小脑融合”
- 6 用信步工控主板,当行业冠军,“天工”机器人马拉松夺冠!
- 7 【展商推荐】意优科技:专注于人形机器人关节模组的研发与生产
- 8 纤尘不染|新时达众为兴洁净型SCARA机器人新品重磅发布
- 9 MiR 发布最新电子书,揭示AMR 革新医院物流全流程
- 10 智同科技举行总部基地奠基仪式:以匠心筑基,与时代同行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