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焊接机器人 喷涂机器人 搬运机器人 装配机器人 切割机器人 其它机器人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电动车企业为何纷纷进军机器人领域

2021-09-09 17:38
来源: Ryan

何小鹏是最近一个月里第3位宣布要造机器人的企业家,前两位是雷军和马斯克。这并非是一个巧合。他们创办的公司都正在制造智能电动车。

电动车企业为何纷纷进军机器人领域

近日,何小鹏担任董事长的创业公司“鹏行智能”正式亮相并发布了首款产品——鹏行智能机器马。它一个四足机器人,形态类似小马,高约1米,据说可以供3-6岁的儿童骑乘。用官方的话来说,它是“小鹏友的第一个智慧交通工具”,能实现的智能体验包括识别和跟随物体、适应在多种地形行走、自动躲避障碍,以及与人语音互动。

不仅是小鹏汽车有仿生机器人,很多巨头近年都对这个领域非常感兴趣:小米、百度、华为、特斯拉、福特等都在仿生机器人方面有所成就。而且它们多数不是玩票性质,而是真的想深耕这一领域,并且在其中占据一席之地。

然而这些企业在自己的主场都已经是翘楚,而且从各种事例和当前的情况来看,仿生机器人门槛颇高,研究起来费时费力,想要商业化也并不容易,有的公司做了很多年也没能将产品普及,反而还烧了不少钱。

巨头研发“玩具”背后的野心

机器人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是诸多差异很大的产品的集合。目前的商业化产品大致可以分为商用和民用两种类型。前者出现在工厂的生产线或是医院的手术台上,而后者则以陪伴、接待为主要功能。

鹏行智能的机器马的目标用户是有孩子的家庭。在设计风格上,机器马接近本田的人形机器人Asimo和索尼的机器狗Aibo,这两款产品都是陪伴型机器人的代表产品。鹏行智能的产品团队认为,将来机器人的情感交流价值,将和用机器人替代人工的价值同样重要。

从产品的功能来看,好像并没有什么是我们当前生活的刚需。而且研发仿生机器人也是很困难的,资金、技术、人才等多个方面门槛都很高,这种并未形成成熟链条的现金领域,说白了就是个无底洞,烧钱是肯定的,而且烧钱的程度还格外高。

从企业自身的利益来看,目前入局的巨头们都有着自己原本的营生,而且在各自领域都有很好的成绩,地位也基本稳固,却还要费时费力地去搞仿生机器人。

看看这个领域中的“前辈”波士顿动力,仿生机器人做了近30年,名声是有了,它们的机器狗时不时就能出现一下,刷一波存在感。然而波士顿动力直到现在也没有一款真正普及投入商用的仿生机器人。这对于利益为重的企业来说似乎太不划算了。

但若是仔细探究,就会发现事情并不简单。实际上巨头们都非常精明,看到了仿生机器人的市场前景,因此提前布局抓住未来的机会,而且它们的行为对当下的情况也并非毫无意义,这其中有利可图,而且意义重大。

电动车企业为何纷纷进军机器人领域

并不只是“噱头”其意义深远

不少人觉得现在做仿生机器人是在制造“噱头”,虽然这些机器人能做的事不少,但充其量只能是个辅助作用。售价都是上万起步,功能对消费级市场的多数用户来说又太过“鸡肋”,似乎最大的作用就是帮企业吸引眼球了。

但仿生机器人的作用和意义远不止于此。根据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来看,到2030年,中国AI核心产业的规模将超过1万亿元,带动的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0万亿元。而仿生机器人将会在多个领域发挥重大作用,因此巨头们提前布局是明智之举。

如今的仿生机器人的核心技术包括人工智能、交互系统、工程力学等。这些技术不是只能在机器人身上出现,同样也可以应用于这些企业本身的生意,例如智能手机、智能汽车中。因此这些巨头研究仿生机器人,也可以为其技术布局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增加专利储备,这些技术可以有效推动企业的其他产品的进步,可谓一举多得。

此外,积极深耕仿生机器人领域,也能让企业“高科技”的形象占领用户心智。人都是有先入为主的认知习惯,这些巨头的仿生机器人会在用户心中形成一个固有印象,等以后这一市场爆发,成功占领用户心智的企业就能获得更多的利益。

现在巨头们深耕仿生机器人领域的行为,可能会加速仿生机器人市场的成熟,离普及更近一步。当仿生机器人真正的“威力”或许会逐渐展现,那么谁掌握了仿生机器人市场,或许就等同于掌握了未来。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机器人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