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焊接机器人 喷涂机器人 搬运机器人 装配机器人 切割机器人 其它机器人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不吹不黑,正视机器人关键技术

2023-02-24 17:55
来源: 维科网SH

近期,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产业与企业竞争力中心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产业蓝皮书:中国产业竞争力报告(2022~2023)No.11——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其中指出,随着我国机器人产业日渐壮大,机器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正在逐渐增强,但总体来看,技术水平偏低、风险点偏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不足。

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大约有20个,包括美国、瑞士、丹麦、西班牙、瑞典、新加坡、芬兰、德国、荷兰、日本、加拿大、英国、韩国、奥地利、挪威、法国、澳大利亚、比利时。其共同特征是:国家的科技研发投入占国内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在70%以上;国家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一般在30%以下;

反观我国,2022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投入总量迈上3万亿元新台阶;经费投入强度较快提升,达到了2.55%,赶上了发达国家的水平。但是,2022年科技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约为56.5%,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的差距。

实际上,在技术方面,我国确实与国际一流水平差距大,“卡脖子”风险说降低也确实在降低,但存在也是真的存在。在实际市场中,国产机器人的部分零部件、中间品由国外品牌垄断,我国企业议价能力较弱,即使是自研的产品,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产业链的稳定性,一旦产业链上游遭受冲击,短期内很难找到替代品。

我国机器人企业倾向于采取“自研+收购”的模式,一方面加大研发投入,另一方面收购上下游企业,以求加快追赶进度。但是,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对设备投入要求高、对加工工艺要求高,国内品牌对核心零部件的研发进程相对缓慢,存在技术断层,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导致了产业供应链韧性不高。

从专利数量上看,或许能获得一些信心,早在2020年机器人发展小高峰到来之前,中国受理机器人相关专利总量已跃居全球第一,达到162485件,占当时全球已公开的机器人相关专利申请总量的44%。到如今,机器人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依旧是产业发展重点考虑的一个问题,专利也是未来机器人企业战略布局的参考方向。

但是,虽然我国专利在数量上占优势,在质量上却“相形见绌”,与日本、欧美等机器人品牌尚有差距。一是我国机器人相关专利申请中实用新型类型专利占比相对较高,发明类型专利占比相对较低,关键技术领域处于弱势。另一方面,高校、科研机构占专利申请较多,可能来自项目要求或科研任务的需要,来自企业的专利相对较少,这也反映出从专利走向实际的困难度。此外,专利所属机器人品牌的差距、大中小企业专利数量的差距也十分明显。

目前,中国作为第一大机器人市场,自动化、智能化改造需求旺盛,但是,外国品牌瓜分中国高端市场,中国品牌抢占海外中低端市场,成为当下突出现象。归根结底还是技术水平的差距,想要打开高端市场打造竞争力,此任务还任重道远。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机器人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