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台!无人运输机器人在矿山正式投运!
近日,国内首台通用运输场景露天矿用无人运输机器人在国家能源集团国神哈密煤电公司大南湖二矿成功研发并投入使用。
这台无人运输机器人采用封闭设备舱设计,将所有硬件系统集成在舱内,取消了传统驾驶舱的人员操控设施。并针对矿场颠簸强、尘土大的作业特点,优化传感器设备,可根据实际需要,通过调试模式、遥控模式和全自动驾驶模式进行切换,部分功能甚至可以远程APP操控。
这台无人运输机器人被投放使用的大南湖二矿,地处新疆戈壁滩区,气候条件非常恶劣。采场夏季最高气温可达68°C,冬季最低气温低至-30°C,独特的自然环境增加了重型运输车辆的安全隐患。该无人机器人的使用,可以代替人员进行高温、严寒等极端恶劣环境下的高强度、高风险运输作业,有效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
这种无人运输机器人的投入使用,不仅可以保障矿山作业人员的安全,还可以提高运输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它可24小时持续不间断地进行作业,避免了人工操作中的疲劳驾驶问题。相比人工驾驶,无人机器人采取标准化作业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设备性能,提高工作效率。
此外,它不仅可以推广至当前矿山的其他运输作业,也可扩展至开采、掘进、装载等环节的机械化改造,更有可能被推广至非矿山领域的其他货物运输作业中,实现更高程度的汽车货运无人化。这对于提升我国矿业机械化水平和物流装备智能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企业自主研发出这种适应性强的无人运输解决方案,标志我国在无人机与机器人技术上取得重要进展,相关企业应加大投入力度,持续优化这类装备的控制算法、传感器性能、系统可靠性等,以进一步巩固我国高端制造业的领先地位。
企业应在技术创新同时,也应完善配套标准,加强无人机器人的产业化推广,促进其与现有的矿山自动化、信息化系统的深度融合。强调在投入使用后加强智能装备的精益管理、远程维护与定制服务,并通过实践不断总结应用问题,进而指导企业升级和改进下一代无人系统。
无人运输机器人在矿山中的应用虽刚刚起步,但前景广阔。当前,新疆、山西、内蒙古等主要的开采、运输集团加快推进矿业无人化自动化轨道车、机器人装备的研发布局,政府部门也出台政策,加快智能矿山试点建设。相信未来我国巨大的矿产资源会接入越来越多的智能化机器人,提高采掘运输、生产制造的效率,推动我国本土矿业的高质量发展。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4日1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
泰科电子立即查看>> 创新的工业机器人解决方案
-
4月25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新唐科技2025新品发布会
-
4月30日立即参与 >> 【白皮书】研华机器视觉项目召集令
-
限时免费下载立即下载 >>> 2024“机器人+”行业应用创新发展蓝皮书
-
7.30-8.1火热报名中>>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