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焊接机器人 喷涂机器人 搬运机器人 装配机器人 切割机器人 其它机器人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上海外骨骼公司,完成数千万融资

近日,极壳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极壳科技”)完成由绿洲资本领投的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Minerva Capital担任长期独家财务顾问。据悉,公司消费级外骨骼机器人已量产,本轮所筹金额也将用于规模化量产、全球市场拓展和团队扩张。

极壳科技成立于2021年,主要从事消费类外骨骼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通过模拟技术和人工智能优化等技术,让外骨骼的设计和验证从数月降低到数分钟,并配合用户数据闭环,让用户在现实世界的每一步数据,都在训练外骨骼的神经网络和模拟开发工具。

此前,公司已完成两轮融资,如今走到Pre-A轮。

原YC中国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陆奇设立的奇绩创坛,自天使轮就对其给予支持,投注数百万元人民币。2023年5月,公司完成数百万美元的Pre-A轮融资,由腾讯创始人之一、腾讯终身荣誉顾问曾李青成立的德迅投资领投,奇绩创坛继续押注。

一家初创企业,在两位大佬垂青后,又得到新兴资本支持,足见极壳科技确实“有点东西”。

切入硬核户外市场

将外骨骼技术引入大众消费领域,需要找到一个切实可行的切入点。

传统外骨骼主要应用于医疗康复和工业领域,单价动辄数万乃至数十万元,定位高端专业,难以普及到大众市场。但户外运动爱好者群体对轻量化装备有着迫切需求,他们通常需要长途徒步背负10公斤以上的野外生存装备,对体力消耗巨大。

根据公开资料,极壳科技团队由机器人、人机工程学和AI算法等领域的专家组成,多数成员都是户外活动的狂热爱好者。

这种独特的团队背景赋予了极壳科技敏锐的市场嗅觉,使他们能够抓住户外运动场景对轻量化和智能化装备的迫切需求。

通过Kickstarter众筹渠道,极壳科技的首款产品“Hypershell Go”一举获得了2600名支持者、3000台订单,众筹金额超过120万美元,称霸2023年Kickstarter热销单品榜。

这一成功之路折射出极壳科技对用户需求的精准把握,而海外先行试水也是一个明智之举,不仅为产品后期国内推广累积成功经验,亦为品牌形象的全球化打下了坚实基础。

创新推动产品迭代

想让外骨骼产品真正走入大众生活,单纯的概念卖点显然不行,必须通过持续的技术突破,来实现产品的迭代升级。

从成本和重量两个维度来看,极壳科技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通过发明全球首个单电机驱动的外骨骼系统,并基于全球专利推出Omega架构,极壳科技将外骨骼的成本和重量都减半。与此同时,他们还自主研发了高功率密度的电机模组,在实现最大30牛米助力输出的同时,将整体重量控制在1.8千克以内。

这些创新大幅降低了外骨骼产品的制造成本,使得终端售价能够压低至传统产品的十分之一,首次将定价拉至了千元消费级别。对于一款需要长期穿戴的可穿戴设备来说,极大的重量和价格优势无疑是吸引消费者的关键因素。

除了硬件层面的突破,极壳科技还在软件算法方面做出了创新尝试。传统外骨骼产品通常采用经验主义固定算法进行控制,缺乏个性化和智能适配能力。而极壳科技则自主研发了一套名为"Hypershell Motion Engine"(HME)的智能系统,将深度学习算法与实时用户运动数据相结合,实现了对不同运动场景的自动识别和智能辅助。

未来,随着用户群体的扩大和使用频次的增加,极壳科技的HME系统将持续借助强化学习不断优化迭代,在更多应用场景中展现出强大的智能兼容性。可以预见,外骨骼将逐步摆脱被动辅助的单一功能,朝着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为用户提供立体化的运动增强体验。

写在最后

对于多数消费者而言,外骨骼仍是一个相对陌生的概念,很难被当作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并且使用场景也受限。

极壳科技,将曾经的科幻概念转化为切实可行的商业产品,为大众消费市场打开了一扇通向”机器人超能力”的大门。

不过,这扇大门仅仅是被打开了一条缝隙,要彻底推开它,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极壳科技需要迈过更多关卡。无论是技术创新,还是用户教育,都任重道远。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