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焊接机器人 喷涂机器人 搬运机器人 装配机器人 切割机器人 其它机器人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扫地机器人“鼻祖”,新CEO上任

收购失败、裁员危机、整装出发

在扫地机器人领域,1990年脱胎于麻省理工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的iRobot是“开山鼻祖”。自2002年推出首款Roomba扫地机器人以来,它已在全球售出超过5000万台机器人,也是名副其实的行业领导者。

然而最近,这家扫地机器人先驱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转折。

2022年8月,iRobot与亚马逊达成170亿美元的收购协议。然而,这笔交易自公布后就遭到欧盟反垄断部门的调查。欧盟认为,亚马逊收购iRobot可能会限制后者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导致行业生态失衡,因此在日益严苛的反垄断监管形势下,此次收购被认为具有反竞争性。

在此前,欧盟也曾否决了微软收购游戏公司Activision Blizzard、高通收购芯片设计公司Arm等多起并购案。而亚马逊对iRobot的收购,最终也在年初告吹,并向iRobot支付9400万美元的“分手费”。

就在交易终止后不久,iRobot官宣裁员350人(约占员工总数的1/3)、放弃搁置二十多年的割草机器人等举措,开始“生存大逃杀”,连创始人科林·安格(Colin Angle)也“落马”,由iRobot执行副总裁兼首席法务官Glen Weinstein担任临时CEO。

新任CEO敲定

近日,美通社发布消息称Gary Cohen将担任iRobot新任首席执行官,iRobot也在自家官网转载此条新闻。

值得注意的是,新任CEO科恩并非传统的机器人或科技专家,因此对于iRobot而言,科恩的加盟无疑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方面,这位资深管理人才曾多次帮助企业实现转型成功,他在产品创新、品牌建设、全球分销和运营效率等领域的卓越能力,与iRobot当前的发展需求不谋而合;另一方面,iRobot正处于一个相当艰难的时期,新官上任能否让公司重振旗鼓,还是未知数。

科恩需要在维持公司核心优势的同时,果断斩除昔日糟粕,为iRobot找到新的增长动力。而此前,科恩曾成功领导汽车零部件企业Qualitor Automotive扭亏为盈,使其销售额和利润均实现近100%的增长。

除了Qualitor Automotive,科恩在Timex表现亦十分出色,作为前CEO,他领导着价值 8亿美元的多品牌业务,管理规模达5000 名员工的全球团队,积极推进产品创新和营销革新。而在职业生涯早期,他在Energizer、Playtex和Gillette 担任领导职务,对大型消费公司的转型建构都有深入了解。

这意味着科恩很可能更注重商业模式创新、品牌营销和渠道建设等方面,而非单纯的技术突破。毕竟,对于一家消费科技公司来说,打造强大品牌形象、高效运营和精准营销同样关键。

这份漂亮的过往“成绩单”也让iRobot对其充满期待。

首季扭亏为盈

在寻找新领导的同时,iRobot并未坐等混乱的到来。

公司已于2024年初启动了一场全面运营重组,旨在使成本结构与当前营收预期保持一致。重组措施包括裁员、压缩研发费用、暂停非核心业务,并集中全球营销资源等。按照计划,iRobot此番重组将为公司带来约2300万美元的成本节约。

而重组的初步成效已经显现。

在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中,iRobot扭亏为盈,实现了1.5亿美元的营收及0.30美元/股的净利润,而去年同期分别为1.603亿美元营收及2.95美元/股亏损。不过,以运营现金流计算,iRobot第一季度仍然处于亏损状态,但得益于亚马逊交易中17亿美元的终止费,这一亏损规模大幅缩减。

总的来说,虽然第一季度业绩同比有所下滑,但通过解雇约330名员工等举措,iRobot的运营开支已大幅下降。公司方面表示,此番利润率提升计划正是未来几个季度的重中之重。与此同时,iRobot也在积极研发新品,比如通过与代工厂商合作,推出了起价250美元的Roomba Combo Essential和Roomba Vac Essential机器人。

而对于2024第二季度和全年的展望,iRobot则展现出谨慎态度,表示与去年同期相比,预计第二季度收入将是2024年最弱的季度,因为公司预计大订单将从去年第二季度转移到今年第三季度。而由于日元兑美元持续疲软,预计第二季度营收将受到不利货币的影响。

还有点值得注意的是,根据第一季度财报,中低端机器人(建议零售价低于500美元)的销售额占比已达81%,较上年同期的12%有所提升。

当前,消费者趋于理性化,产品性价比成为了在众多厂商中挑选的重要指标,而高端机器人无疑将面临更大的成本压力。因此,通过推出定价合理但同时拥有一定智能功能的中低端产品,iRobot或许有望在更大的市场版图内赢得市占率。毕竟,中国的扫地机器人厂商已经“卷开花”,按当前的形式,“吃老本”只有死路一条。

扫地机器人,早不再是从前的小众市场,作为行业先驱的iRobot,公司的每一个发展轨迹都备受关注。新任CEO,能否不负众望、力挽狂澜?我们拭目以待。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