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ymo宣布每周完成5万次付费机器人出租车服务
50000次/周,300次/小时,5次/分钟……这组数字背后代表着什么,你知道吗?
近日,自动驾驶技术公司Waymo宣布,其旗下的机器人出租车服务Waymo One,目前在美国凤凰城、旧金山和洛杉矶三个城市,每周完成超过50,000次付费出行,此项服务已在上述城市的部分地区实现全天候运营。这说明公众对于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的接受度正在不断提高,从单纯的新鲜体验,逐步走向实用出行方案。
而50000次周乘车量意味着每小时约300次预订,每分钟5次,这一运营规模已颇为可观。可以预见,随着更多城市推出自动驾驶车队,以及公众认可度的不断提升,运营规模还将进一步扩大。
2009年,谷歌在无人驾驶领域耗资上亿美元成立了一个专门的团队,后来发展为今天的Waymo公司。紧接着,硅谷科技巨头如微软也都开启了无人驾驶项目,通用、福特、丰田等传统车企也加入了战局,各路资本在这万亿赛道上撒下了重金。
曾有激进乐观的评论指出,到2020年左右,我们可能就会在街头看到成群的无人驾驶汽车了。然而,现实并没有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无人驾驶汽车的商用进程远比预期缓慢。
导致无人驾驶进程落后于预期的主要原因在于技术挑战远比想象中更加严峻。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完全自动驾驶,需要满足极高的安全和可靠性要求,这就需要克服包括环境感知、决策规划、行为控制等多个复杂的技术难题。
举个简单的例子,教会汽车识别红绿灯并合理行驶看似简单,实则要处理包括光线变化、遮挡、损坏灯情况等多种异常场景,再进一步,如果遇到施工、事故、恶劣天气等极端情况,决策系统所承担的挑战就更大了。要使无人驾驶系统安全可靠地运行,必须反复测试各种可能出现的极端情况,积累大量真实道路数据,才能逐步完善系统。
因此,现阶段虽然无人驾驶在特定区域和场景实现了落地,但要在更广泛的复杂环境中稳定运行却仍面临着巨大挑战,我们距离真正的无人驾驶时代还有一定距离。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推荐专题
- 1 【独家深度】2025年中国机器人激光雷达行业市场调研
- 2 安森美:AMR移动机器人一站式解决方案供应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平地高楼起
- 3 人形机器人革命,NVIDIA如何破局?
- 4 《2025机器人+应用与产业链新一轮加速发展蓝皮书》电子版限免下载!
- 5 信步科技发布具身智能开发平台HB03,实现机器人“大、小脑融合”
- 6 MOONLIGHT 玄晖成为全球首款获得 CE+ETL双认证的力控型并联机器人
- 7 用信步工控主板,当行业冠军,“天工”机器人马拉松夺冠!
- 8 纤尘不染|新时达众为兴洁净型SCARA机器人新品重磅发布
- 9 【展商推荐】意优科技:专注于人形机器人关节模组的研发与生产
- 10 MiR 发布最新电子书,揭示AMR 革新医院物流全流程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