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焊接机器人 喷涂机器人 搬运机器人 装配机器人 切割机器人 其它机器人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前阿里副总裁玄难,拿下超亿元融资

医疗领域,正兴起一场由数字化、智能化双轮驱动的革命……

作为新生力量,来未来科技(浙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来未来”)正以“中台”理念,致力将医疗资源数字化、业务能力产品化、运营管理智能化,为医疗行业建构新一代数字化基础设施。

近日,这个杭州“准独角兽”官宣完成超亿元战略融资,投资方为阿里云、银杏谷资本、余杭国投,而这也是它获得的第三笔超亿元融资,足见资本对其青睐有加。

深度绑定阿里

要说来未来,跳不开的是创始人墙辉,而对于熟悉阿里的同学来说,“玄难”这个名字或许更为人熟知。

墙辉毕业于浙江大学,2009年以P8高级专家的身份加入阿里汇金系统团队;2011年升P9负责电商云计算平台“聚石塔”的研发管理,解决“双十一”爆仓问题;2013年升P10,创建阿里通信事业部,并带领淘宝事业部,支持东南亚电商;2017年升P11任阿里副总裁;2019年末,离开阿里创业,瞄准“中台”与数智化。

玄难在阿里十年,一路高升至副总裁。而让阿里登顶中国互联网业绩和声望顶峰的“大中台、小前台”战略,玄难也是推行“中台”业务落地的核心骨干之一,为阿里打造了底层的技术支撑体系。

那么,什么是“中台”?

中台(Middle Office)概念最早来自金融行业,指介于前台与后台之间的中间职位,负责将前台业务整合并与后台系统对接。而在互联网时代,阿里将这一理念发扬光大,并赋予其新的定义。

2015年,阿里提出构建以“大中台、小前台”为核心的架构体系。这一体系下,中台负责提供基础设施与共享服务,并把底层能力抽象为标准组件,而前台则负责对接业务,快速拼装、集成所需的能力组件。

用更简单的话来说,就是在阿里庞大的业务体系之下,“大中台、小前台”就是保证稳定性、开放性、可持续演进性、大型组织协同性的“秘药良方”。

这种模式实现了高度的资源整合和复用,大幅提升了协同效率。以电商业务为例,天猫、淘宝等不同的前台,都能共享账号、支付、物流等中台能力,避免重复投入,才使得“双十一”等购物狂欢节上亿人的同时抢购,成为可能。

也正是这一模式,助力阿里从单一的电商业务迅速扩展到金融、云计算、大文娱等多元业务,并引发一种大众“跟风”效仿。

而在离开阿里后,墙辉将目光转向医疗健康行业。尽管医疗行业与互联网公司有着天壤之别,但也存在着诸多令人头疼的“中台”难题。

例如当前医疗行业存在机构分散、资源资源分布不均、患者体验不佳,而医院信息化建设又存在厂商绑定、升级改造成本高等问题。同时,国家也在大力推进医改,支持不同层级机构之间的分工协作与资源共享,医联体、医共体等概念应运而生,对服务整合能力提出新挑战。

而这些问题,都是“中台”可以解决的。

所以墙辉将这一理念移植到医疗行业,在2020年创办了来未来科技,而他与阿里的缘分也并未结束。

四年融4轮,金额超5亿

业界有传言,初创企业要是拿到红杉的投资,说明你的项目未来可期,那如果是“红杉+阿里”的双重buff,能保证“吃喝不愁”吗?

截至目前,成立仅4年的来未来,已完成4轮融资,已披露融资金额超5亿元人民币。

成立仅2个月,公司就拿到了元璟资本、红杉中国、鼎聚资本的天使轮融资;

2020年,阿里健康将全资子公司熙牛医疗,整合进未来科技,以2.16亿人民币的战略融资,加入来未来“豪华股东团”,这不仅是对墙辉个人能力的肯定,也意味着阿里在医疗领域数字化布局中,将来未来视为中台理念的“嫡系”传承;

2021年,老股东元璟与红杉再次加注,与上市VC同创伟业参与2亿人民币的A轮融资。

而在此次股权融资中,阿里云作为“阿里系”代表出战,而这也是阿里云在2024年度的第一笔对外投资;

另一资方银杏谷资本,今年则在机器人领域动作颇多,先后投资了派迅智能、潜行创新、智元机器人、迁移科技、迦智科技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范围涉及移动机器人、水下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领域;

余杭国投也在今年“罕见”地投了家机器人本体企业——Rokid,看好智能家居机器人。

墙辉与阿里“和平分手”后,不仅不受竞业限制,继续做“中台”,还与阿里捆绑颇深。某种程度上来说,或许是在推进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阿里与其有众多地方“息息相通”,双方在医疗云服务体系构建等方面存在天然的合作契合度。

从版本化到持续服务,数字化重塑医疗生态

中国医疗信息化建设已走了30多年。

从上世纪90年代的医院信息系统(HIS),到2010年前后兴起的电子病历系统(EMR),再到近年来基于云原生、微服务等新技术的新一代医院信息系统的涌现,这一领域经历了从客户端到Web,再到云计算的技术迭代。

然而,传统医疗信息化建设存在着“烟囱式”和“版本化”的困境。一方面,信息系统按业务功能垂直划分,系统之间存在数据壁垒;另一方面,软件系统按版本交付,升级维护成本高昂,无法顺畅过渡。

来未来正是基于对这些痛点的洞见,提出了中台理念,认为数字化不应止步于交付一个软件版本,而应作为一种持续的服务,软件上线仅是起点,需要不断迭代优化。

具体而言,来未来通过构建业务中台和数据中台,将医院的服务资源(如医生、号源、床位)数字化,并将分散在各业务系统中的应用集中管理。从而实现了医院服务资源与能力的统一调度,形成了横跨各业务流程的统一数字底座,为智慧医院建设奠定基础。

当前,在已有的智慧医院建设领域,来未来已取得诸多标杆案例,包括与浙大一院共建全国首个智慧医院系统、在天台县上线全国首个县域云上医共体等;在区域医共体数字化建设方面,熙牛医疗也为杭州余杭、台州临海、广州南沙等地提供了一体化解决方案。

未来,公司有望依托“中台”架构,进一步拓展医疗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实现从智慧医院到智慧公卫、智慧服务、智慧协同、智慧管理乃至创新应用的全景覆盖,构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开放融合、集约共建、协同共享的区域医疗健康生态。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