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智能制造解决方案领军企业均普智能宣布,旗下宁波普智未来机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普智机器人”)举行了“机器人通用产品制造认证”启动仪式。这一里程碑式进展,标志着普智机器人成为首个获得智元机器人启动通用产品认证的机器人生产企业。

据了解,双方将依托均普智能首条人形机器人量产中试线,正式启动智元机器人两大核心产品的规模化生产:智元G1机器人将实现大规模量产;A2全人形机器人则将达成一定规模的量产。
普智机器人成立于今年4月,是均普人工智能与人形机器人研究院有限公司携手智元机器人共同组建的合资公司。
根据协议,二者的协同发展涵盖多方面。在产品研发制造上,双方通过普智机器人开展通用型人形机器人本体的共研、生产和销售等,还包括了智能机器人、特殊作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为契合特定工业场景需求,普智机器人对智元机器人的机器人本体开展二次开发,加速技术成果向商业价值转化。
生产支持方面,普智机器人为智元机器人提供机器人本体总装生产线设备、检测和测试设备等;借助均普智能的全球化布局,普智机器人将在海外搭建生产线,推动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同时,普智机器人基于智元机器人成熟技术,自主设计,生产轮式机器人。
此外,智元机器人则在大模型算法与具身智能技术领域的领先成果,将为均普智能的智能制造体系注入智能化核心动力,推动智能制造向更高水平迈进。
这些合作内容环环相扣,构建起双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深度合作生态,有望重塑机器人产业格局。
今年上半年,普智机器人已率先启动均普智能首条机器人本体量产中试线建设。根据规划,第一期生产线占地约2,000平方米,预计年产能可达1,000台。其初期将采用“人机协作”的运行模式进行运营,后期则有望实现“机器人生产机器人”的智慧制造场景的落地,进而引领制造产业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加速变革。
值得一提的是,同日,均普智能公告称,普智机器人与某智能制造公司签订了人形机器人产品销售框架合同,合同金额约为2,825万元人民币(含税)。某智能制造公司将从普智机器人采购50台人形机器人,平均每台的售价为56.5万元。这也是均普智能首次斩获较大批量的人形机器人订单。
均普智能在“人形机器人”这条赛道上越走越好了。
智元机器人的产业布局远不止于此。在均普智能发力的同时,汽车零部件龙头华翔电子也加入智元机器人的“朋友圈”。
6月26日,华翔电子子公司上海华翔启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翔启源”)与智元机器人签订了《委托生产合同》。基于双方资产、团队及其他资源,华翔启源已获得智元机器人授权,将在未来三年内生产其部分全尺寸双足机器人产品,以满足其产能需求。
成立于今年6月的华翔启源,专业从事智能机器人相关业务。其依托华翔电子在智能制造领域的深厚经验,借由为智元机器人进行代工,加速新兴业务布局。
早在5月,华翔电子便与象山县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智元机器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在合资公司组建、机器人装配、供应链、场景、基金投资、海外业务拓展等多方面协同发力,共同构建具身智能机器人生态体系。
事实上,智元机器人在量产落地这件事情上,早已布局。2023年8月,其与临港集团首次战略合作签约。到2024年3月,二者深化合作,举办智元制造工厂落地签约,旨在从临港奉贤出发,打造上海人形机器人领域第一座量产工厂。
凭借强大的技术实力与供应链整合能力,智元机器人成为业内唯一实现通用人形机器人规模化量产的企业,今年1月更是达成累计量产下线1000台通用具身机器人的里程碑。智元机器人灵犀业务部总裁曾透露,期望2025年实现商业化落地。
无论是华翔电子、均普智能,还是在今年3月的智元首届供应商大会上,亮相的产业链上下游的顶尖企业,如和利时、因时机器人、蓝思科技等。这不仅是企业间资源与技术的汇聚,更是整个产业生态融合共进的缩影。
“众人拾柴火焰高”,从研发创新到生产制造,从技术攻坚到市场拓展,行业各方正不断构建强壮且富有韧性的产业体系。这一体系下,企业间的边界逐渐消融,取而代之的是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深度合作,让技术迭代、产能提升、市场开拓的步伐不断加快。
站在产业变革的关键节点,智能化、规模化、生态化的趋势已不可阻挡。未来,这场机器人产业的变革浪潮将如何翻涌?我们拭目以待。
发表评论
登录
手机
验证码
手机/邮箱/用户名
密码
立即登录即可访问所有OFweek服务
还不是会员?免费注册
忘记密码其他方式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