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焊接机器人 喷涂机器人 搬运机器人 装配机器人 切割机器人 其它机器人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德联资本:深度布局重点关注工业汽车航天

2018-03-30 06:44
来源: 亿欧网

从市场角度看,目前全球3C产品70%-80%的产能在国内,与之配套的整套供应链体系也全都在国内,虽然国内人力成本上升,东南亚人力成本更低,但整套供应链体系很难向东南亚转移,因此3C制造产业大概率将留在国内。由此带来的国内3C产业机器换人的需求日渐迫切。国产机器人厂商离需求更近,又有配套的人才和产业体系,具备明显的市场先发优势,能够迅速将需求反映在全产业链配套的自动化生产中,并完成相应技术迭代。因此未来中国制造有明显机会。

具体到近两年,工业机器人,尤其是小载荷机器人增速明显,每年都有60%-70%的增速,未来3-5年可能呈现爆发态势。

机会在小载荷领域,控制技术是关键

工业机器人中,除了6自由度机械臂,其它低自由度机器人国内已经基本攻克并量产。过去汽车领域工业机器人应用较多,但市场基本被四大家族等占据,机器人厂商和汽车厂商已经形成了非常稳定的合作关系和产业格局,因为产业的可靠性的要求,使用新品替代的成本很高,新的国产厂商很难进入这个领域。

3C领域目前市场渗透率低,需求场景多数难以快速标准化,需要针对厂家需求定制方案,研发成本高,传统机器人厂商不愿意从小需求点切入并重新摸索生产工艺。这方面四大家族们没有精力顾及,而国内机器人大厂目前做集成偏多,不愿意或者没能力做。因此给新公司留下了机会。

3C领域对小负载机器人需求比较大,但应用场景要根据厂家需求定制,所以需要在底层控制上对接上层工艺,因此需要掌控核心底层控制技术,相比于重型机器人对载重和速度要求比较高,小负载机器人对精度和过程指标要求更高,也对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纵观全球市场,四大家族也都是自己掌控控制部分,上游核心零部件基本也都是采购。

因此,樊雪松重点关注的是掌握底层控制算法的,小负载机器人研发厂商。同时,机器人产业发展速度不比互联网,因此也很看重创始人有足够的产业渗透和对产业发展速度的理解。

群雄逐鹿,获得市场接受需要时间

面对市场机遇,国内外众多机器人厂商也都推出了各自的小负载机器人产品,一段时间内,市场将呈现群雄逐鹿的局面。整体看,工业品市场接受新厂家和新产品相对比较慢,需要行业标杆企业的测试和试用来逐步推广。尤其是大的集成商,不会轻易采用刚成立公司的产品,因其产品的寿命和可靠性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验证。因此,一段时间内,行业将会是有进有出的状态,至少3-5年后,格局将逐渐清晰。

在市场格局清晰前,机器人企业的发展大致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产品的Demo测试完成;第二阶段,产品通过终端客户的测试,开始实际应用;第三阶段,有了初步应用后,开始有集成商愿意使用自家的机器人,从而通过集成商快速出货。

在第三阶段开始获得集成商的支持前,在第二阶段,大的集成商不会轻易采用机器人厂商的产品,因此,在第二阶段,机器人企业需要自己做集成。即便进入第三阶段有集成商的支持,总体来讲,大的方向依然需要自己做集成,小的方向通过集成商来出货。

不过通过珞石的发展发现,最近市场对于产品的接受的速度比想象的快。产品给到客户后短时间内进行全方位测试,满足要求就愿意试用。珞石近两年的发展速度也很快,2016年时才10多人,目前已经发展到了130多人,山东的产线也已经投产。

当前市场格局下,新的企业有一定的机会,只要产业规模能够支撑起达到几个亿的收入,能够支撑企业在上述三个阶段,完成成体系的技术、人才、供应链布局,为下一个阶段打下基础。下一个阶段就已经不再是单纯技术的比拼。

上游有机会,但没看到好项目

2017年来,HD的减速器供货期已经从3个月拉长到8个月,说明市场需求很旺盛,明显供不应求。国产绿的的减速器虽然已经在一些机器人中应用,但国产的产品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和迭代。因此,市场机会始终存在。樊雪松也一直在关注这块领域,但目前没有找到太好的标的。

上游类项目,樊雪松希望创始人跟产业有密切的关系,如原相关产业内的,在国外成熟体系内的人出来创业,而且具备整合背后资源的能力。

2.新能源和无人驾驶

国家层面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希望借技术换代实现弯道超车,因此,新能源车领域存在巨大的机会。过去德联资本也投了锂电相关的电芯、正负极材料、隔离膜、电源管理、动力总成等相关企业,完成了全链布局。目前相关产业已经进入格局稳定期,被投企业已经接近上市和退出。

当前樊雪松主要关注的是锂电池相关新技术,例如当前锂电池密度不高,还需要突破,但目前还看到太好的项目。氢燃料电池整个体系樊雪松认为还不成熟,没有相关布局。

无人驾驶目前非常火热,互联网企业、车企及很多创业公司都参与进来,也是资本重金下注的领域。德联在这方面主要是跟随,更关注的是无人驾驶相关传感器,如激光雷达、微波雷达等,也投资了西安飞芯等企业,完成了产业链布局。

与无人驾驶相关的AGV方面,樊雪松认为有些新的机会,例如复合机器人,激光雷达SLAM、复杂调度等。

3.智能工厂

智能化工厂有一类敏感性分析,根据企业的生产参数,进行生产提效降损。不过这样的生产环节项目经验是否能复用,是樊雪松还在考虑的问题。例如滤光片的生产,前后经过10多道加工环节,涉及200多个参数,各环节参数又极其敏感。通过分析可以从中找到关键参数进行建模,从而实现提效降损,但这样的过程面向新的场景,有可能还得从头来过。

智能工厂项目,樊雪松最看重深厚的产业背景。这类项目周期长,前期投入高,需要先在行业落地2-3个标杆工厂,首先就需要有工厂已经在信息化方面做的比较好,且愿意配合给出数据和场地,进行案例测试。此外2-3个工厂案例可能需要的前期投入也是千万级。

4.工业视觉

之前在半导体等领域,机器视觉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应用,可以做到像素级甚至亚像素级的检测,硬件方面也已经格局比较稳定,不过之前的技术依然离行业需求有很大差距。近两年随着AI等技术发展,视觉检测的能力得到了增强。去年手机配件、3C加工、液晶屏检测等领域有不少机器视觉的应用。

不过樊雪松认为,视觉检测领域,未来格局可能是每个细分领域有龙头,很难形成赢家通吃的局面。所以他也在寻找其中市场比较大的,比如家电表面检测领域等,可能全国能够有40亿元的市场空间。

5.民营航天:看好地面数据应用

民营航空航天确实近两年出现了不少创业公司,但航天科工和航天科技集团的整套工业体系,是新兴民营公司难以绕过的,单纯卫星及运载领域独立发展会比较辛苦。但航天遥感数据,低轨道物联网卫星的应用将存在很大机会。

火箭方面,每年的火箭发射资源总量是很有限的,民营火箭的发射较难。而且随着航天体系内不允许向民营航天企业销售火箭发动机,自主研发火箭发动机,对于民营企业而言,难度很大。

低轨道卫星也是近两年的创业热点。樊雪松认为,用于宽带通信,做基础网络通讯服务的低轨道卫星,航天科工和科技都早有计划。而用窄带通信,用于IOT等领域,或许有些机会,也有航天五院在做。此外近年来不少卫星创业公司研发的都是小卫星,寿命不长,虽然便宜,用途也很少。

但作为卫星的地面应用将会有大量的机会,如未来5-10年,国内外规划了大量商用遥感卫星星座,其年度发射数量将超过之前几十年的发射卫星数量的总和,大量遥感数据的获取和积累将带来大量的商业机会。

<上一页  1  2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机器人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