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基亚收购警觉:国内机器人技术急待创新
落后就要挨打,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迅猛,但是核心技术却一直跟不上步伐,要改善这种现象就需要我们技术的不断创新,不断的改进。不要像诺基亚一样,以为在某个领域占有优势就可以高枕无忧,技术创新才是硬道理啊。
我国机器人企业的诸多劣势:
第一,低端技术水平有待改善。机器人制造包括整机制造、控制系统、伺服电机及驱动器以及减速器等方面,控制系统及减速器的核心技术仍由国外企业掌握,国内企业只能发挥“组装”优势,将已接近成品的各部分模块组合到一起。并且许多零部件的缺失使得国内企业在拓展产业链条方面颇受挚肘,而高昂的进口费用也极易威胁企业的生存状况。
第二,产业链条亟待充实与规范。与其他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情况不同,机器人制造主要集中在民营范围,产能规模自然不能比拟航空航天等产业,研发成果也无法在有利平台得到展现。可想而知,国资不足是国产制造的最大劣势,而缺乏国企的规模管理导致产业链条过于松散,从而无法集群式发展。而主流的工业机器人领域,配套产业及设备的集群效应才是机器人制造的关键。只有具备完善的产业链条,盈利空间才能得到提升。
我国已经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失掉“数城”,今后对领先水平的追赶必是漫长的过程。资金投入、联盟高校、培养人才,缺一不可。重点是,相关部门对该产业的引导应从产业特点进行考虑,尽早形成企业集群,或以产业园的方式将优秀企业聚拢起来,为进军高端技术奠定基础。
我国机器人需求于近年以30%的速度增加,与市场成熟的国家相比,潜力巨大。预计到2015年,我国在役机器人数量将达3万台。
市场前景广阔,现实的困境并不乐观,中国的机器人生产企业并未在市场中占得先机。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工业机器人的拥有量不到全球总量的1%,其中国产的机器人约占30%,其余皆是从日本、美国、瑞典、德国、意大利等20多个国家引进。
中国真正有规模、实现大批量生产的工业机器人企业几乎没有,主要是生产工业机器人的关键性零部件如高精度减速器、伺服电机等受制于人。而采用国外关键零部件生产的国产机器人,价格上并没有多少优势,所以客户大多选择国外的机器人。
同时,对于机器人产业,国家并没有出台专门的扶持政策,而更多的是将其等同于高科技产业。这是一大遗憾。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4月23日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研华嵌入式核心优势,以Edge AI驱动机器视觉升级
-
4月25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新唐科技2025新品发布会
-
4月30日立即参与 >> 【白皮书】研华机器视觉项目召集令
-
限时免费下载立即下载 >>> 2024“机器人+”行业应用创新发展蓝皮书
-
即日-5.15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安森美Hyperlux™ ID系列引领iToF技术革新
-
7.30-8.1火热报名中>>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推荐专题
- 1 安森美:AMR移动机器人一站式解决方案供应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平地高楼起
- 2 非夕科技亮相ITES:表面处理、装配测试、视觉伺服......自适应机器人带来智造新范式
- 3 重磅 | “维科杯·OFweek 2024中国机器人行业年度评选”入围名单揭晓!
- 4 大咖齐聚,智启新篇 |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圆满收官!
- 5 齐聚鹏城,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与您相约四月!
- 6 高光时刻!“维科杯·OFweek 2024 中国机器人行业年度评选” 获奖榜单发布
- 7 蓝点触控闪耀2025深圳工业展力控技术赋能智能未来
- 8 iEi威强电荣获OFweek2024中国机器人行业年度卓越供应商奖,彰显智造硬实力!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