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焊接机器人 喷涂机器人 搬运机器人 装配机器人 切割机器人 其它机器人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阿富汗战争:一场旷日持久的机器人大战(组图)

2014-04-04 08:24
来源: 机器人网

  不怕冷枪的“替身”

  随着五角大楼加强对军用机器人研发的资助,人机关系可能变得更密切。国防部高级研究规划署(DARPA)和波士顿动力公司等承包商联手,顺利开发出能走能跑的“类人型”机器人,遑论能够自主杀敌的无人机。尽管官僚主义和部分指挥官的成见阻碍了机器人服役,人们对机器人战争的期待是:“终结者”越少越好,“霹雳五号”越多越好(参见配文)。

  战斗机器人于2002年首次走上战场。当时,陆军技术人员注意到,士兵在阿富汗清理洞穴时,采用的办法是“往里面扔抓钩,然后自己爬下去,就像两千年前的方式一样。”因此,开发一款能为士兵帮忙的智能机器成了研发部门的首要任务。

  根据国防部的说法,适合机器人干的活分三类:乏味的、肮脏的和危险的。处理简易炸弹三者兼有。特别是2009年以后,阿富汗叛乱分子不再用简易炸弹攻击路上的活动目标,而是将矛头转向没有保护的下车人员。在很多情况下,士兵被简易炸弹困住数小时,只能挥舞着爆炸物探测器在车辆周围走来走去,为他们寻找不怕冷枪的“替身”十万火急。

  科研团队最终开发出一款类似小型拖拉机的半自主机器人,首批组装了60台,送往战场。“两年前,机器人投入实战。过了一段时间,我问有多少已经损坏和被上交,得到的回复是一个都没有,”项目主任彼得·纽维尔说,“这意味着所有机器人工兵仍在大显神威。”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余下全文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