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产业爆发 智能工厂来临
“当然,即使引入了机器人,也并不意味着我们对生产线进行翻天覆地的大改。”霍志渝表示,尽管机器人生产效率提提高的空间还比较大,但在实际操作时需考虑综合匹配,因为整个生产过程不是单纯考虑一个机械手,还有其他的冲压机、钻孔机等设备。“如果真的要将效率提到最高,那么可能整个生产线都要因此改动甚至替换,这需要付出的成本太大,并不现实。”
同样引入机器人生产的富惟汽配在应对新旧设备磨合的问题上显得更为成熟。这家公司来自工业机器人应用水平较高的台湾,目前已开始尝试自己做自动化设备的集成服务商。“机器和电脑都是外来的,模具是企业自己做,我们能做的就是将这三方进行有机整合。”张守治说。
而在自动化领域缺乏经验的澳美高新,则希望能获得更多外界的指导,学习与这些“机器人新员工”“混熟”。霍志渝期待,政府能搭建一些专业的学习平台,创造更多跨园区企业间的交流机会。“一汽大众不是在旁边吗?如果我们有更多机会跟这些自动化的先行者学习,也许会发现我们整个生产流程还有更多优化提升的空间,有更多的领域是可以用机器人来替代。”
在富惟汽配,老员工王伟就率先完成了华丽转身。在入厂的第5个年头,习惯了传统作业的王伟开始与冲压机器人“搭档”,经过半年的熟悉,如今已能比较熟练地操控。“以前一个班40人8小时只能生产4000件,现在同样时间只需一半的人力就可达产9000至1万件。”
目前像澳美、富惟等三水企业应用的机器人多从国外进口,投入动辄成百上千万元,这意味着企业要尽快实现投资回报,除了要加大生产外,还需进一步压缩人力成本的负担,而随着机器人应用的扩大或生产线更高程度的自动化,某些行业中的一些重要工序或将面临大规模的“人机换血”。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4日1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
泰科电子立即查看>> 创新的工业机器人解决方案
-
4月23日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研华嵌入式核心优势,以Edge AI驱动机器视觉升级
-
4月25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新唐科技2025新品发布会
-
4月30日立即参与 >> 【白皮书】研华机器视觉项目召集令
-
限时免费下载立即下载 >>> 2024“机器人+”行业应用创新发展蓝皮书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