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产业瓶颈 中国需要向机器人行业巨头学些什么?
同韩国一样,目前我国被称为“世界工厂”,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也非常庞大。同时,下游制造企业也像现代重工一样具备了一定的资金和研发实力。比如,经过多年发展,中国的自主品牌车企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和实力。这些制造企业在向上游渗透的过程中,更应有意识地寻找中国工业机器人企业合作,自主研发和生产工业机器人产品。
因此,下游制造企业抓住这一机会,积极开展与上游产业的合作,最大限度地优化资源配置,将不失为推动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技术整体升级的一个好办法,更有可能成为产业发展的新亮点。
日本发那科
发那科公司被称为日本模式的典型代表,发那科通过与美国通用汽车等下游企业合作,围绕汽车自动化生产工艺及配套,从总装机器人逐渐向焊装、冲压以及喷涂的机器人发展,逐步成长为工业机器人市场的领先者。课题组专家认为,在当前我国工业机器人研发力量薄弱、核心技术缺失的情况下,合作是提高我国机器人研发水平的根本途径。这种合作不仅包括产学研用的合作、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合作,也包括企业之间合作、成立产业联盟等。
中国机器人企业应树立全球视野,虚心学习借鉴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理性规划投资和研究方向,培育自身核心竞争力,加强全产业链的构建,中国机器人实现“人机协作”走出国门,将不再是遥远的梦想。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4日1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
泰科电子立即查看>> 创新的工业机器人解决方案
-
4月23日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研华嵌入式核心优势,以Edge AI驱动机器视觉升级
-
4月25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新唐科技2025新品发布会
-
4月30日立即参与 >> 【白皮书】研华机器视觉项目召集令
-
限时免费下载立即下载 >>> 2024“机器人+”行业应用创新发展蓝皮书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