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行业一周大事记(12.1-12.6)
日本研发成功靠意念控制的可穿戴式机器人
日本国际电气通信基础技术研究所(ATR)4日对外展示了一款可用意念驱使的穿戴式机器人。该机构希望这款机器人未来与家电、轮椅等组合起来,在老年人或残疾人的日常生活中起到辅助作用。
这种机器人运用了连接大脑与机器的“脑机接口(BMI)”技术,由ATR、日本NTT公司、岛津制作所等共同研发。
当天一名使用者展示了坐在电动轮椅里喝水的情景。他头戴读取脑波的设备,不出声默想约6秒后,电动轮椅便自动移动到水龙头面前。之后,穿在使用者上半身的机器人转动他的手臂,最终用杯子接水并送到他的嘴边。
据研究小组介绍,“想喝水”的脑波不够明确,设备较难解析,因此他们让使用者默念“想活动手”,使之成为一连串动作的开关。实验房间内安装了约3000个传感器,因此成功把握了水龙头和使用者的位置。
ATR一名负责人表示,希望该产品可以帮助有脑梗塞后遗症的患者等人群更好地生活。
沈阳自动化所“胶囊机器人与肠道交互特征研究”获进展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李洪谊、副研究员张诚与副研究员刘浩合作共同开展的“胶囊机器人与肠道交互特征研究”取得新进展。
目前,胶囊内窥镜是仅有的适用于人体小肠无创检查的方法,具有自主运动能力的胶囊机器人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胶囊机器人与肠道之间交互模型的缺失已成为限制其控制策略研究的重要障碍,进而阻碍了胶囊机器人的临床化进程。
针对这一问题,沈阳自动化所科研人员通过实验手段分析胶囊机器人在启停阶段和匀速运动阶段的受力情况。他们以猪小肠为对象开展离体实验,利用粘弹性和超弹性模型描述小肠材料属性,最终建立胶囊机器人在运动过程中的受力模型。该研究首次定量描述了机器人启停阶段受力的松弛特征和匀速运动阶段的粘滑特征,为胶囊机器人控制策略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也为其他自然腔道介入器械与腔道交互特性的研究打下基础。
该成果已发表于国际期刊Tribology Letters 和Tribology International。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6月13日立即参评>> 【评选】维科杯·OFweek2025中国工业自动化及数字化行业年度评选
-
6月13日立即参评>> 【评选启动】维科杯·OFweek(第四届)2025汽车行业年度评选
-
6月13日立即参评 >> 【评选启动】维科杯·OFweek 2025(第十届)人工智能行业年度评选
-
7.30-8.1火热报名中>>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
7月31日免费预约>> OFweek 2025具身机器人动力电池技术应用大会
-
即日-2025.8.1立即下载>> 《2024智能制造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蓝皮书》
推荐专题
- 1 人形机器人革命,NVIDIA如何破局?
- 2 《2025机器人+应用与产业链新一轮加速发展蓝皮书》电子版限免下载!
- 3 用信步工控主板,当行业冠军,“天工”机器人马拉松夺冠!
- 4 【展商推荐】意优科技:专注于人形机器人关节模组的研发与生产
- 5 MOONLIGHT 玄晖成为全球首款获得 CE+ETL双认证的力控型并联机器人
- 6 MiR 发布最新电子书,揭示AMR 革新医院物流全流程
- 7 【展商推荐】意优科技:专注人形机器人关节模组的研发与生产
- 8 谁将成为行业榜样?维科杯·OFweek2025中国工业自动化及数字化行业年度评选邀您参与!
- 9 市占率超70%领跑人形机器人赛道!国产六维力传感器突围 获智元/小米等头部客户批量应用
- 10 【展商推荐】因时机器人:专注于微型精密运动部件研发制造和伺服控制技术突破创新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