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焊接机器人 喷涂机器人 搬运机器人 装配机器人 切割机器人 其它机器人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细分领域是中国机器人的“自由天空” 行业已有成功典范

2015-01-30 11:11
来源: 机器人网

  多家公司蜂拥进入机器人行业,就像之前的页岩气概念、光伏概念一样,各家企业一拥而上,对于行业的理性认识还不够,炒作意味大。机器人行业的利润来自于核心零部件及技术的掌握,需要长期的科研和资金双向投入才能实现。中国企业虽然一直在加大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的研发投入,但由于起步较晚,无法紧跟国外机器人品牌的研发进程,始终慢人一步,也就无法谈抢占机器人市场的事情了;另一方面,由于中国机器人研发各自为战,造成了技术研发低端化,研发重复化,造成了大量的时间和资金浪费,而收效甚微。

  随着工业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中国在短短的十几年间跃然成为极其重要的世界性工业加工生产基地,并享有世界工厂的美誉。如今,全球竞争局面日益激烈,中国所拥有的竞争优势正在逐步削减。在这种背景之下,中国企业如何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如何提高产品技术含量、扩大企业竞争实力成为首要课题。工业机器人的出现仿佛是一阵春风,抚平了中国企业家紧锁的愁眉。

  我国机器人发展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我国民族机器人产业会逐步壮大,中国机器人产业要为中国机器人市场服务,要在中国市场需求下发展,不能脱离中国现实生产力发展需求。面对外国机器人的竞争,中国机器人产业可不正面地在汽车、电子行业硬拼。我们仍有很大的市场,中国中小企业有很强的机器换人的需求,可在满足中小企业需求下发展机器人产业,在发展壮大后,然后再去汽车、电子领域同国外企业竞争,这就叫“农村包围城市”。

  相比国外机器人品牌,本土的机器人厂家更加了解中国机器人市场的需求,知道那里可以用机器人,哪里必须用机器人,从中国庞大的市场中去深挖,细分,开拓出新的机器人应用领域,而这些领域往往是国外品牌很少关注的方向,在这些领域尚没有涉足或者形成垄断,中国本土企业可以迅速的成长,早先布局,形成对该行业的垄断。先从外国企业不做的搬运、码垛等低端领域做起,没有必要盲目追求高精尖。因此也就更便宜。实用才是硬道理,这也符合目前中国的市场需求。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