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专业人才“用工荒”严重 机器人教育正在提上日程
在过去的2014年,中国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机器人发展也迎来了一次高潮。全国各地机器人产业基地或园区如“雨后春笋”,平均每周新生两个机器人公司,“机器换人”的口号此起彼伏,中国发展机器人的热情被充分点燃了起来。但无论眼前还是长远,中国的产业发展都需要强力的机器人技术支撑。中国机器人市场的快速增长,而机器人相关人才却不能持续跟进,造成了专业人才的用工荒,而这种情况直接制约着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
机器人专业人才缺口大 高端人才年薪50万
机器人和自动化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由于机器人和自动化有些工作量减少了,但研究强调它们也创造了更多的工作机会。工业机器人生产线的日常维护、修理等方面都需要各方面的专业人才来进行处理,这就无形中带动了一大批与机器人相关的就业途径,产生的新岗位也是非常之多的。
据不完全统计,一台机器人需要3到5名相关的操作维护和集成应用人才。现在的状况是,机器人市场在以每年20%-30%的速度递增,而相应的人才储备数量和质量却捉襟见肘。
目前一个机器人高端集成应用的技术人才,年薪高达50万元,而操作机器人的技术人员,一年来工资已涨了一倍,与机器人相关的专业技术人才将随着机器人产业的雄起而迎来新的事业起点。
机器人始终需要人来操作、维护、保养。人和机器的关系属于一种控制链的关系,因此只有将人与机器进行协同合作才能达到人机合一的效果,为企业创造更高的工作效率,所以机器人产业的壮大又为机器人服务人才制造了新的市场机会。人不可能完全被机器人代替,眼下很多企业最大的问题就是技术工人的招募和管理问题,目前普通企业中最缺的就是具备先进机器操作、维修的技术工人。
关于机器人的服务,不少机器人生产企业也提供相应的售后服务,但服务费用高昂,甚至人工需要按小时计算。有业内人士称,浙江一家纺织企业引进了德国的先进设备后,企业员工对这些设备技术的操控和运用并不熟悉,只能邀请德国技术专家来进行技术指导,以便让员工学会如何使用和维护设备,为此企业仅咨询费就支付了11万欧元。
事实上,机器人技工的层次分野早已在部分应用技术较为成熟的企业内部形成。有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南海一汽大众工厂已对与机器人“打交道”的工人分为两类:普通操作工和机电技工,前者需经过至少2年以上的实操和理论的积累,才有机会晋升到后者的岗位。而后者如能习得一身娴熟的机器人维修本领的话,则可以整个自动化行业里独步江湖,成为中小企业争抢的“香饽饽”。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泰科电子立即查看>> 创新的工业机器人解决方案
-
4月23日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研华嵌入式核心优势,以Edge AI驱动机器视觉升级
-
4月25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新唐科技2025新品发布会
-
4月30日立即参与 >> 【白皮书】研华机器视觉项目召集令
-
限时免费下载立即下载 >>> 2024“机器人+”行业应用创新发展蓝皮书
-
7.30-8.1火热报名中>>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推荐专题
- 1 非夕科技亮相ITES:表面处理、装配测试、视觉伺服......自适应机器人带来智造新范式
- 2 大会嘉宾|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智能学部主任楼云江出席“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并发表演讲
- 3 重磅 | “维科杯·OFweek 2024中国机器人行业年度评选”入围名单揭晓!
- 4 齐聚鹏城,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与您相约四月!
- 5 开年王炸!6亿订单砸向杭州具身智能大脑企业
- 6 精业锐志,极致创新!ITES深圳工业展助力制造业开年起步即冲刺!
- 7 蓝点触控闪耀2025深圳工业展力控技术赋能智能未来
- 8 iEi威强电IMBA-AM5荣获控制产品“新质奖”,精彩亮相中国自动化+数字化产业年会!
- 9 高光时刻!“维科杯?OFweek 2024 中国机器人行业年度评选” 获奖榜单发布
- 10 大咖齐聚,智启新篇 |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圆满收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