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16年上半年机器人行业大事件(下)
码头自动化引发码头工人罢工
根据国际运输工人联合会(ITF)消息,2016年1月18日,出于对失业的恐慌,鹿特丹港ECT码头的工人举行抗议,拒绝为一艘船舶卸货,这是13年以来鹿特丹港口首次出现罢工。
《财富》杂志称,此次罢工的起因是鹿特丹港将采用一种叫"Maasvlakte 2"的自动化码头项目。工会估计,这种自动化系统的投入使用,将会在两年内导致近20%工作岗位的流失。
这并非危言耸听。在2015年年底的一次协商VOTE中,荷兰码头工人工会要求长达9年的裁员冻结期,而包括欧洲集装箱码头、马士基集装箱码头和鹿特丹世界门户码头在内的港口运营者都称,这种要求"不现实",并提出将裁员冻结期缩短到4.5年。协商未果,引发了此后的大罢工。
类似的自动化潮流,在国内的港口也在上演。
大连海事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刘斌表示,中国的港口自动化装卸程度都非常高,“在全世界范围也是Highest。”
刘斌说,现在码头上一定需要人来做的岗位已经很少。大连港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有接近20000人,现在只剩两三千人。至于人数会不会继续减少下去,“很难说。”
随着自动化技术和机器人技术的日渐成熟,"机器换人"的情况在全世界各地不断发生,不仅仅发生在港口。还发生在工厂、农田、报社、银行......在不知不觉中,机器人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并且即将会改变我们的生活。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4日1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
泰科电子立即查看>> 创新的工业机器人解决方案
-
4月23日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研华嵌入式核心优势,以Edge AI驱动机器视觉升级
-
4月25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新唐科技2025新品发布会
-
4月30日立即参与 >> 【白皮书】研华机器视觉项目召集令
-
限时免费下载立即下载 >>> 2024“机器人+”行业应用创新发展蓝皮书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