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工智能和IIoT背书,富士康上市就值6000亿?
有一些企业被称为不上市的“商业帝国”,科技圈里面的华为是也,食品圈里面的老干妈亦是,曾经的富士康当然也属于这个范畴。不过那已经是曾经的富士康,因为它要上市了。
2月9日晚间,证监会官网挂出了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在预披露招股说明书显示,富士康股份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这也意味着,世界最大代工企业即将冲击A股上市。
富士康为什么要上市?
纵览富士康的历史,1988年开始就来大陆投资,这个“代工帝国”早已经在大陆市场烙下属于自己的印记,可为什么此时才选择上市呢?
我们不得不提出这样的质疑,因为在2007年之前大陆股市就经历过5次有名的牛市了。分别是1992从100点到1429点;1992-1993年从400到1536点;1994年从333点到1053点;1996年从512点到2245点以及2005年到2007年从998点到巅峰的6124点。既然上市是为了引资,为什么富士康不选择在资本最活跃的时候上市,而是选择在这个股市人人自危的时代呢?
可以说,富士康到了转型的阵痛期,以往没有任何时候像现在这样迫切地需要股民和投资机构为自己的宏愿贡献力量。
随着美国和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份额的下滑,代工企业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而富士康其实也在不断地调整思路,包括向内地和西部转移,试图获得更多的低成本人力资源。不过,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变迁,人口红利以及人力成本的变化,这些调整的策略效果都不理想。
我们知道是iPhone的出现,彻底缔造了富士康在代工市场的江湖地位。不过,随着苹果iPhone的销量下滑,尤其是苹果对成本控制的不断严格,富士康虽然获得了可观的代工份额,但是利润却少得可怜,基本是属于最底层的一部分利润。
当前的鸿海希望多元化发展,包括收购夏普、合作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并推出新“诺基亚”手机等等,都是希望在手机市场还能获得更多的利润。
为什么选择国内上市?
不同于国内科技公司屡屡出海上市,富士康却选择从国内上市,原因何在?
我们将目光移回富士康的招股书上。招股书显示,募投资金拟主要聚焦于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云计算及高效能运算平台、高效运算数据中心、通信网络及云服务设备、5G 及物联网互联互通解决方案、智能制造新技术研发应用、智能制造产业升级、智能制造产能扩建八个部分进行投资,总投资额合计272.53亿元。
具体细则如下:
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总投资额21.17亿元;
云计算及高效能运算平台,总投资额10.05亿元;
高效运算数据中心,总投资额12.16亿元;
通信网络及云服务设备,总投资额49.68亿元;
5G 及物联网互联互通解决方案,总投资额6.33亿元;
智能制造新技术研发应用,总投资额51.08亿元;
智能制造产业升级,总投资额86.62亿元;
智能制造产能扩建,总投资额35.45亿元。
这里面包含了5G、AI、云计算和工业物联网,这些都是新兴的科技领域,而国内新兴科技概念股的火热程度明显高于其他国家。以人工智能举例,据工信部赛迪研究院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人工智能企业709家,总量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2016年,中国人工智能整体产业规模达到近3000亿元。预计在2017年,规模会达到3600亿元。国内新兴科技领域市场规模的极速膨胀是富士康不得不考量的因素。
![](http://www.ofweek.com/images/weixin/weixin_robot.gif)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2月25日火热报名中>> Ansys Motion薄膜卷曲卷对卷工艺仿真解决方案
-
2月28日火热报名中>> 【免费试用】东集技术年终福利——免费试用活动
-
4日1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
限时免费下载立即下载 >>> 2024“机器人+”行业应用创新发展蓝皮书
-
7.30-8.1火热报名中>>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
即日-2025.8.1立即下载>> 《2024智能制造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蓝皮书》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