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焊接机器人 喷涂机器人 搬运机器人 装配机器人 切割机器人 其它机器人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伪概念泛滥认知模糊 AI营销或需一场再教育

2018-09-06 10:16
来源: 亿欧网

过去一年是人工智能元年,去年7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新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人工智能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资本大量跟进,导致打着AI旗号的产品和项目遍地开花,大量伪AI产品混杂其中。

上海社科院互联网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易曾表示,目前市面上高达90%的智能音箱、机器人等,都算不上人工智能。嘉御基金创始人卫哲也一针见血指出,90%的人工智能项目都是伪AI。

传统营销不适应新时代,套用AI概念成新趋势

在营销行业,AI营销的概念也越来越火爆。之所以如此,在于传统营销如今正在面临着新的问题。在今天,90后、00后崛起,企业越来越难以理解新一代消费者是怎么做决策的,他们究竟在想什么,应该如何与之对话。信息过载时代,用户也越来越难以被打动。

日前知萌咨询机构发布的《AI赋能营销白皮书》显示,近7成广告主已经在不同的程度上采用了数字营销方式,但是无法获取用户沉淀数据、又无法预测用户下一步行动,效果模糊无法量化,而且无法实时把控效果,亟待调整优化策略。其次是推广成本高、转化率低、广告硬、没有精准与有效的智能投放方式,这些都是广告主营销的困扰。

AI营销可能是解决传统营销人痛点的新药,也就在这个时候恰逢其时成为热门概念。

精准营销、大数据与算法优化≠AI营销

不过,若缺乏硬实力,仅仅依赖打着旗号造概念来圈市场,依然瞒不了用户最真实的直觉。

《AI赋能营销白皮书》显示,许多广告主对于AI营销存在认知上的困境,40.2%的广告主不清楚是否用过AI营销产品,27.1%的广告主明确知道自己投放过AI技术的广告,但超过一半不确定正在使用的是AI。也有51.2%的广告主对效果并不满意。

另外许多人对于AI营销的概念与理解并不到位,机器人被误认为AI成广泛印象。这反应了当下人们对AI营销的一种普遍的认知困境。

从白皮书来看,大量广告主或用户基本就把大数据与算法优化等同于AI营销,并认为AI营销就是精准营销。

而营销从业者没有认识到,掌握大数据只是AI营销的基础,AI营销背后涉及到诸多环节的技术(深度学习能力、语音、图像、人脸识别、算法、大数据等)的融合与升级,还包括了自我学习、发现、预测、建议、自动化等AI助力的环节,将技术与营销链条一体化打通之后,才能看到AI营销背后真正的能量。

号称“AI营销”者众,真有AI能力者少

广告主对真正的AI营销理解不到位,或许有这么几个原因。其一,近两年来,大数据与算法在驱动内容营销层面成效显著,加之在AI概念轰炸下,广告主将大数据与算法=AI营销。

从国内来看,不少互联网公司都在往AI方向转型,包括科大讯飞、今日头条、猎豹、小米等公司。比如科大讯飞的AI营销云是通过对多渠道原始数据的采集、储存及分析实现目标人群画像的刻画与分析,在跨场景下实现智能识客与消费者需求预判。我们知道,科大讯飞在国内的中文语音识别技术数一数二,但是这只是一个前提。AI营销需要海量数据打通来确保多维度的用户画像继而预判需求,但科大讯飞更多是以智能硬件为载体,或欠缺了多样化的亿级用户平台打通多维度的海量数据。

猎豹之前也表示要转型AI公司,此前提出了以“工具+内容”的营销商业模式,即通过抓取大量用户有效信息,通过数据平台对行为数据分析,还原用户画像,从而让广告投放更具针对性。但这其实还只是一种用户行为的大数据分析,与AI能力上的结合甚少,很难说是严格意义上的AI营销。

另外,小米近年来也在强调智能生态营销,小米投资了大量的硬件生态链公司,从MIUI生态到智能硬件布局,小米已经拥有了大量用户数据,通过平台可以实现硬件入口的数据、媒介的打通。

1  2  下一页>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机器人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