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in AIoT,华为、小米、旷视们究竟在打什么主意?
2019年,热搜词除了社交之外,非AIoT莫属。
老罗、王欣、张一鸣和微信对垒是既艰难又苦涩,但是AIoT没有绝对的王者,这是一个正在到来的时代。
有人形容AIoT是一个大的硬件生态、是一个全新的技术浪潮,是一个宏大的未来蓝图。那么,当我们在谈论AIoT的时候,我们到底在说什么?又是什么,催化了AIoT时代的到来?
我们都在谈的AIoT到底是什么?
AIoT是什么?
小米公司董事长雷军说:对外我们讲的AI+IoT是人工智能+物联网平台。对于小米而言,AIoT就是“AllinIoT”。
旷视的CEO印奇说,AIoT会是一个阶段性的过渡词汇,未来两三年之后,IoT可能会真正成为产业的中坚力量,而AI会成为一种真正本质化工具。所以,AIoT叫AIinvolve的IoT产业。
广泛的定义来看,AIoT就是人工智能技术与物联网在实际应用中的落地融合。它并不是新技术,而是一种新的IoT应用形态,从而与传统IoT应用区分开来。如果物联网是将所有可以行使独立功能的普通物体实现互联互通,用网络连接万物,那AIoT则是在此基础上赋予其更智能化的特性,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万物互联。
以前,大家一直讨论物联网发展,但是有个问题是,就是难落地。场景也有,但是技术却总是慢一拍。
直到AI的出现,让物联网的落地成为可能。而这个过程也不是一蹴而就,立刻就能从单机智能(智能设备与设备之间不能发生相互联系)过渡到主动智能(自适应、主动提供适用于用户的服务)。
此刻的我们,就处在第一个转折点。
无论是AI,还是物联网,都离不开一个关键:数据。数据是万物互联、人机交互的基础。同样,归咎于当前存储技术发展,让数据有了基本的“后勤保障”。云服务的快速扩张,则让数据有了发挥价值的物质基础。
巧的是,最早嗅到商机的其实是云服务厂商。亚马逊AWS在去年年初推出可商用AIoT产品,让企业把云端训练完的机器学习模型带进IoT设备,用于执行机器学习推理。
同样,17年到18年的AI芯片热,也加速了我们进入AIoT的热潮中。
对企业来说,过去想要在IoT设备上运行AI或机器学习推理不是一件易事,但随着云端技术成熟,加上搭载专用AI芯片、算力更强的终端硬件的出现,IoT设备得以能执行更复杂的机器学习推理能力。
技术需要更丰富的场景,而需求又负反馈技术优化升级,随着5G时代的到来,AIoT的扩张速度只会越来越快,真正意义上的万物互联可以拼上最后一块版图。
这也是为什么2019年开年,无论是百度、京东、阿里、小米这样的“互联网”公司,还是旷视、思必驰、云知声这样的AI初创公司,共同高喊出了AIoT的口号。
不入局者,不合群
古人在从事重要的农事活动时,往往会借黄历查看每天的吉凶宜忌。两千多年来,上至皇族,下至普通老百姓,都笃信着黄历中标注的“吉凶宜忌”。而2019年,做AIoT无疑是大吉。
如果要从宏观层面去形容当前的AIoT局面,便是巨头押注、分工合作、基础已定。整体看来,一切按部就班。
如下图所示,从BAT到AI行业的独角兽,不约而同地官宣了AIoT战略。有趣的是,无论是初创公司还是传统的互联网公司,入局者都是有一定体量的巨头,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
上面所列的时间点都集中在去年下半年到现在,其实更早的时候,这些公司已经在做AI和IoT的融合应用,只是现在以一个通用的名称具象化这种场景应用。
除此之外,传统的家电厂商如美的、海尔等无一例外也将重点押注在AI和物联网的融合上。
此刻如果还有局外人在观望,踌躇是否入局,可能会显得不合群。
不过,细看会发现,纯粹的AI技术公司和BAT的打法显然不同。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推荐专题
- 1 【独家深度】2025年中国机器人激光雷达行业市场调研
- 2 人形机器人革命,NVIDIA如何破局?
- 3 《2025机器人+应用与产业链新一轮加速发展蓝皮书》电子版限免下载!
- 4 用信步工控主板,当行业冠军,“天工”机器人马拉松夺冠!
- 5 信步科技发布具身智能开发平台HB03,实现机器人“大、小脑融合”
- 6 MOONLIGHT 玄晖成为全球首款获得 CE+ETL双认证的力控型并联机器人
- 7 【展商推荐】意优科技:专注于人形机器人关节模组的研发与生产
- 8 纤尘不染|新时达众为兴洁净型SCARA机器人新品重磅发布
- 9 MiR 发布最新电子书,揭示AMR 革新医院物流全流程
- 10 智同科技举行总部基地奠基仪式:以匠心筑基,与时代同行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