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造翟东:智能工业升级迫在眉睫,AI智能方案将成关键
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于2015年破冰,到2020年行业规模将达到2000多亿元,行业前景让从业企业充满想象空间。同时,一组前沿数据显示,中国机器人2018-2022年复合年增长率(CAGR)达到26.3%,会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
针对于此,笔者采访了易造机器人副总裁翟东,这位深耕自动化领域的行业专家和技术大牛起初加入国内工业机器人领域首屈一指的生态机构的易造,深入工业机器人设计结构和应用场景的研究,对柔性产品的先进工艺制造拥有丰富经验,对海内外各大工业自动化上下游企业的产品及需求有深刻研究。
翟东认为,相关数据除了显性表达了中国机器人产业增长比较快,应用比较多,领先于国际市场,同时,也说明中国的人工红利已结束,以往富士康采用大规模人力做技术生产,现在用工业机器人或者智能制造设备解决。
摆在工业机器人参与者面前的选择有很多,比如新能源、汽车制造、3C电子、食品加工。翟东道出了这个行业的真相 - 在工业领域,每一个行业都有其Know-How和生产工艺,设备要符合生产需求,离散型生产中机器人一定会越来越广泛的被应用。提出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实现智能制造,这是易造天然具备的优势。
响应“中国制造2025”,工业设备的升级尤为重要。易造拥两大核心优势,分别是超强的工程化落地能力,向纵深及全域拓展的数据能力。藉此,易造平台利用AI赋能国内工业制造业,将从依赖进口设备转型到国产智能制造设备。
那么该如何针对工业做完整的智能制造设备?最初,国内智能制造业,大部分硬件都是来自日本和德国,软件和芯片则来自美国。因为在智能制造领域,德国和日本比较领先,所以易造早期便与盟友达成合作,将日德的技术解决方案签约呈现在易造。但事实证明企业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现明显的“水土不服”,其主要体现在国内大部分企业都用的柔性制造,而不似日本的标准制造企业,国内企业用了大量的人工但是没有流水线规划,于是易造起到了因地制宜的改良作用 - 参与到整套方案的构建和设计中,在原有基础和国外方案的基础上,研发新方案,或者研发智能制造设备。因为如此,易造最终走的是AI智能解决方案,AI模块+AI机器人,易造云服务,三步并行路线。
进口设备和进口机器人势必也会被国产化,标准的本体机器人产品,存在“国产机器人倒逼外资同类产品降价”,但是易造所做是针对产业的Know-How。工业机器人应用到产线有很远的路要走,不懂得Know-How和生产工艺,就没有办法真正落地到生产线中。而到目前为止,工业机器人本体只占市场份额的2-3成,只是一个部件,所以未来在同类竞争层面,国产机器人势必要取代进口机器人,开拓出更大的市场。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4月23日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研华嵌入式核心优势,以Edge AI驱动机器视觉升级
-
4月25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新唐科技2025新品发布会
-
4月30日立即参与 >> 【白皮书】研华机器视觉项目召集令
-
限时免费下载立即下载 >>> 2024“机器人+”行业应用创新发展蓝皮书
-
即日-5.15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安森美Hyperlux™ ID系列引领iToF技术革新
-
7.30-8.1火热报名中>>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推荐专题
- 1 非夕科技亮相ITES:表面处理、装配测试、视觉伺服......自适应机器人带来智造新范式
- 2 安森美:AMR移动机器人一站式解决方案供应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平地高楼起
- 3 重磅 | “维科杯·OFweek 2024中国机器人行业年度评选”入围名单揭晓!
- 4 齐聚鹏城,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与您相约四月!
- 5 大咖齐聚,智启新篇 |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圆满收官!
- 6 高光时刻!“维科杯·OFweek 2024 中国机器人行业年度评选” 获奖榜单发布
- 7 精业锐志,极致创新!ITES深圳工业展助力制造业开年起步即冲刺!
- 8 蓝点触控闪耀2025深圳工业展力控技术赋能智能未来
- 9 iEi威强电荣获OFweek2024中国机器人行业年度卓越供应商奖,彰显智造硬实力!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