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软体机器鱼水中运动45分钟,它是怎么做到的?
2021-03-05 16:00
来源:
OFweek机器人网
近日,浙江大学团队发明的深海软体机器鱼登上《自然》杂志封面,引起了很高的关注度。它在马里亚纳海沟内下潜了10900米,并且在锂电池的驱动下,扑翼运动长达45分钟。
据悉,仿生软体机器鱼从深海狮子鱼中获得启示,所以其外形类似于深海狮子鱼,身长22cm,翼展宽度28cm。
根据团队内部人员表示,在10900米的海底内,静水压高约110兆帕,接近于1100个大气压,相当于一吨重的小汽车全压在指尖上。本次研制的仿生软体机器鱼,由软体人工肌肉驱动一对翅膀状的柔性胸鳍,通过节律性扑翅实现游动。并且将控制电路、电池等硬质器件则被融入集成在凝胶状的软体机身中,实现无需耐压外壳,就可以顶住万米水压。
此外,技术人员将围绕在仿生软体机器鱼人工肌肉外的海水当作离子导电负极,由机器鱼自带能源在人工肌肉内外侧厚度方向产生电势差,实现高分子薄膜发生舒张与收缩形变,从而做到仿生软体机器鱼在水中的扑翼运动,推动其向前进行。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4日1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
泰科电子立即查看>> 创新的工业机器人解决方案
-
4月23日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研华嵌入式核心优势,以Edge AI驱动机器视觉升级
-
4月25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新唐科技2025新品发布会
-
4月30日立即参与 >> 【白皮书】研华机器视觉项目召集令
-
限时免费下载立即下载 >>> 2024“机器人+”行业应用创新发展蓝皮书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